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评论集粹 |
2014年10月17日09:08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
网
|
2014/10/20 15:13:48 |
编者按: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等中央媒体紧密结合活动进展,陆续刊发了一系列评论员文章。为方便广大党员干部和网友阅读查询,群众路线网推出本期评论员文章集粹。
人民日报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一论贯彻习近平在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讲话精神 所有的结束,都是新征程的开始。“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永远没有休止符”“活动收尾绝不是作风建设收场”“全党要以此为起点,在从严治党上继续探索、不断前进”。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深刻总结了教育实践活动的成功经验,对新形势下坚持从严治党提出了明确要求。【全文】 管党治党成于严——二论贯彻习近平在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讲话精神 世间事,做于细,成于严。“我们共产党人最讲认真,讲认真就是要严字当头”,“从严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重要保障”,“不存在严过头的问题”,“在纪律上还要进一步严起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一个“严”字贯穿始终。【全文】 从严治党重在实——三论贯彻习近平在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讲话精神 从严治党不仅是一个理论课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没有实的标准、实的要求、实的办法,管党治党再如何三令五申也会落空,正风肃纪再怎么反复强调也会走虚。【全文】 落实党内政治生活新要求——四论贯彻习近平在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讲话精神 有什么样的党内政治生活,就有什么样的党员和党风。“党内政治生活是党组织教育管理党员和党员进行党性锻炼的主要平台,从严治党必须从党内政治生活严起”。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党内政治生活新要求,释放出一个强烈信号:在全党严肃认真开展党内政治生活,将成为从严治党新常态。【全文】 把握新形势下从严治党规律——五论贯彻习近平在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讲话精神 从建党之初只有五十几人的小党,成长壮大为今天拥有8600多万党员、在13亿多人口大国长期执政的大党,历经各种风浪考验而愈挫愈奋、愈折愈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关键就在于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自身建设,始终用好党的建设这个法宝,始终注重把握党的建设规律。【全文】 新举措,新风尚,新气象,如果用一个字概括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的变化,“新”,无疑再合适不过。【全文】 腐败在查、作风在转、风气在变——中国政治生活新的态势、新的走向,在数据中体现得更加一目了然。【全文】 “不虚,不空,不偏,不走过场”,“抓铁有痕,踏石留印”,“出实招,干实事,求实效”……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流行起来的这些新表达,凸显中央对全党的要求,也刻画出党员干部队伍求真务实的状态。【全文】 有人说,当今中国最引人注目的两件大事,一是深化改革,一是反腐倡廉。这样的概括虽然不尽准确,却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们党建设廉洁政治所形成的深远社会影响。【全文】 党风正则民风淳。风清气正的党内生活,不仅决定着党员干部的精神状态,对整个社会风尚和国家治理,同样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全文】 敢于担当是共产党人的政治品格,是领导干部的责任义务。勇于担当,不只是在批评和自我批评时坚持原则、敢于揭短亮丑,更是对党员干部全方位的要求。【全文】 始终绷紧作风建设这根弦——一论贯彻习近平在听取河南兰考教育实践活动情况汇报时讲话精神 教育实践活动有期限,加强作风建设无尽期。在听取兰考县委和河南省委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情况汇报时,习近平总书记充分肯定活动开展以来的积极成效,明确提出敬终如始、一鼓作气、善作善成的工作要求,并再次强调坚持不懈开展作风教育,“始终绷紧作风建设这根弦”。【全文】 坚决反对党内政治生活庸俗化——二论贯彻习近平在听取河南兰考教育实践活动情况汇报时讲话精神 教育实践活动中,广大党员干部过上了有质量的党内政治生活,批评有“辣味”,通过红脸、出汗,实现了思想的提升、灵魂的净化,不少同志感慨党的好传统又回来了。但也有一些同志不适应、不习惯,发出“有必要这么认真吗”的疑问。【全文】 解决好党员干部的角色定位问题——三论贯彻习近平在听取河南兰考教育实践活动情况汇报时讲话精神 公仆公仆,一要为公,不能有私心;二要为仆,不能有官气。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一年多来,党风政风为之一新,但是也有党员干部发出“为官不易”的感慨,出现“为官不为”的状态,企望活动过后一切照旧。【全文】 群众路线没有休止符,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当前,第二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陆续进入收尾阶段,各方面工作正是最需上劲的时候。越到此时,越要防止歇歇脚的思想、松口气的情绪,必须扣好最后一粒扣子、走好最后一公里,做到敬终如始、善始善终。【全文】 “华而不实,怨之所聚也”。抓作风建设,关键就是言必信、行必果。教育实践活动以来,以问题为导向对症下药,转作风取得突破性进展,但需要整改的问题还有不少。【全文】 百姓口碑,干部金杯;群众意见,干部镜鉴。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在群众家门口展开,必须始终敞开大门让群众参与,让群众评判和监督。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教育实践活动要调动广大群众积极性,引导群众履行监督责任,多提意见建议。【全文】 基层党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依托,在这里扎营的党员干部,既是践行群众路线的形象大使,也是具体为民服务的“操盘手”。党员富于责任感,就能温暖一片群众;党组织充满战斗力,就有万家灯火的温馨。【全文】 “慎终如始,则无败事”。足球比赛中,最后15分钟往往进球最多,原因就是防守松了劲儿。教育实践活动也是这样,越往后需要整改的问题就越集中,群众对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兑现承诺的期望值就越高。【全文】 随着教育实践活动不断深入,一把尺子量到底,各级查摆出不少“四风”问题,其中一些问题具有普遍性,上上下下都存在。对此,应该怎么看?又该怎么办?【全文】 坚持问题导向、认真查摆问题、切实解决问题,这是教育实践活动不走过场的一个关键。在这一过程中,如何对待有这样那样问题的党员干部,直接关系到教育实践活动的健康开展。【全文】 作风方面的积弊顽疾,归根结底要靠制度来祛除。无论是中央出台的《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等规章制度,还是各部门各地区针对实际问题发出的各项禁令,都是在努力塑造制度权威、打造制度之笼。【全文】 教育实践活动,顾名思义要一手抓教育、一手抓实践。实践的关键在整改落实。去年6月启动的第一批教育实践活动,在近一年时间里,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自上而下、真抓实干,取得了显著成效。【全文】 “言必信、行必果”,这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90多年来,我们党之所以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拥护,就在于说到做到、不打折扣。“共产党说话算数”,这是党员干部的行为准则,也是必须呵护的无形资产。【全文】 有这样一则寓言:龙门太高,鲤鱼们纷纷请求龙王降低门槛,然后都轻松跳过了,但后来发现,跳过龙门的鲤鱼还是鲤鱼,并没有真正变成龙。它告诉我们,标准很要紧。【全文】 以中央要求统一思想和行动——一论再接再厉搞好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 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已进入关键阶段,任务更加艰巨,不可有丝毫懈怠和松劲。如何避免活动走形变味,真正取得让群众满意的效果?最根本的,就是抓紧落实不久前召开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视频会议做出的部署。【全文】 高度重视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二论再接再厉搞好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 “一针不补,十针难缝”,这句俗话说的是一开始忽视了问题,就可能产生严重后果。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开局良好、逐步升温、扎实推进,不过也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全文】 查摆要深实 批评应坦诚——三论再接再厉搞好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 “真刀真枪、见筋见骨”“点准穴位、辣味够浓”。兰考县委常委班子的专题民主生活会,同志之间坦诚相见,自我批评揭短亮丑,相互批评直截了当,开出了好的效果,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肯定。【全文】 群众看教育实践活动,最怕的是形式主义,最盼的是真解决问题。不解决实际问题,再响亮的口号也只是空话。真正解决问题,才是硬道理、才有说服力。【全文】 作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反复性,抓一抓就会好转,松一松就会反弹,有的还会变本加厉。公款报销“化整为零”,送礼收礼花样翻新,“嘴上腐败”改换门庭……“四风”问题的一些变异反弹再次警示我们,克服不良作风不可能一蹴而就,形成优良作风不可能一劳永逸。【全文】 在指导兰考县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作风建设要经常抓、见常态,进而指出“抓常,就是要把作风建设时刻摆上位置、有机融入日常工作,做到管事就管人,管人就管思想、管作风”。【全文】 凡事就怕认真,共产党人最讲认真。教育实践活动的成效说明,“四风”问题虽然有多种表现形式及其复杂成因,但只要有严格的尺度来衡量、有坚定的决心来纠正,就能看得清楚、认识明白、解决到位,这是搞好活动的不二法门。【全文】 强调“持久抓”,就是要从源头上打消那种消极等待、拖延观望的侥幸心理;就是要从根本上走出“改回来又退回去”的怪圈。在这个意义上,只有持久抓,才是真正抓;只有见长效,才是真见效。【全文】 破“四风”之弊,立党政新风,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破与立相辅相成,取得了很大成效。不过也要看到,一些地方还存在“跷跷板现象”。或是只强调立而忽略了破,意义说得头头是道、道理讲得天花乱坠,却迈不开步子、解不了难题。【全文】 实践充分证明,党内政治生活严格、严肃,用好民主集中制、批评和自我批评等重要法宝,党员领导干部就会受到严格的党性锻炼,立身、立业、立言、立德的基石就更加牢固,对思想灰尘和政治微生物就有更强的防范和抵抗力。【全文】 评判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一个重要指标就是能否取信于民。“什么是作秀,什么是真正联系群众,老百姓一眼就看出来了”,坚决遏制形式主义苗头,要有这样的荣辱观和紧迫感;确保教育实践活动健康开展,要有这样的责任心和危机感。【全文】 各级督导组要敢于唱黑脸、当包公,对思想认识上不去、不真正把自己摆进去的不放过,对查找问题不聚焦、走神散光的不放过,对整改措施不到位、大而化之的不放过,对成效不明显、群众不满意的不放过。【全文】 思想“闸门”不紧,行为做派就会“漏风”,活动效果就会打折扣;而思想上的返璞归真,党性上的固本培元,往往能激发起行动上勘误纠错、踏实奋行的自觉。【全文】 如果“开会念学习材料、散会攒学习心得”,敷衍了事、应付交差,观点摆不正、理论吃不透,既难以提高思想认识,更会把学习教育变成形式主义。从这个角度,把学习教育环节搞好,必须下足实打实的功夫。【全文】 听取意见不仅要追求广开言路的“广度”,更要注重聚焦“四风”的“精度”。惟其如此,才能让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呈现出来,让干部身上的作风积弊纤毫毕现,为查摆问题、整改落实打下坚实基础。【全文】 把领导标杆树起来,还体现在从严从实。上级敢于把自己摆进去,下级就不敢见事不见人;上级敢于自我揭短,下级就无法遮遮掩掩。领导干部自我要求严、抓得实,下级就不敢松懈,压力就会逐级传导,好风气就会一级带动一级。【全文】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做任何工作,如果抛开程序、不讲规矩,就可能流于形式、无功而返。以“三严三实”推进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要坚持基本环节不能少、不变通,先把规定动作做到位。【全文】 作风建设越是向前推进,越需要强化外力推动作用。这个角色,督导组当仁不让。既要强化问题导向,从实督导,推动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纠正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也要强化规则导向,从严督导,尤其要做好对一把手的督导,抓好对重点环节、重点领域的督导。【全文】 标准决定质量,标准考验能力。继续发扬钉钉子精神,让每一件事情都有责任清单、效果检验,一锤接着一锤敲,积小胜为大胜,我们就能把教育实践活动引向深入,不断以作风建设新成效营造改革发展新气象。【全文】 贯穿焦裕禄精神这条红线——二论以“五个准确把握”推进教育实践活动 焦裕禄精神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仍然是我们党的宝贵财富。在教育实践活动中贯穿这条红线,以焦裕禄精神为镜子照一照、为尺子量一量、为标杆齐一齐,我们就能焕发昂扬奋进的精神状态,推动新一轮改革的航船越过万水千山。【全文】 充分发挥领导干部带头作用——三论以“五个准确把握”推进教育实践活动 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面临的“基层语境”更为复杂。具体牵头、事事带头,党员干部才能像焦裕禄同志那样,成为群众心中永恒的精神之光,党的作风建设方能凝聚党心民心,为全面深化改革激发更多正能量。【全文】 确保每个层级单位都见实效——四论以“五个准确把握”推进教育实践活动 活动中,要防止用办实事代替解决党员、干部的作风问题,也要防止只注重解决作风问题而忽视提高群众工作能力的倾向,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着力提高党员干部的素质和能力,才能让转作风取得更大实效。【全文】 用改革发展成果检验活动成效——五论以“五个准确把握”推进教育实践活动 教育实践活动有没有实效,归根到底看有没有取得改革发展实绩。第二批活动单位的实际情况虽然千差万别,但各有其治理的特点和规律。把握了各自特点和规律,善于有针对性地制定决策、推进工作,就一定能取得改革发展的实绩。【全文】 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论扎实推进第二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从开始之日起,第二批活动单位就要把学习教育放在首位,真正触及思想、触动灵魂,从根子上解决联系群众的动力问题;就要在管长远的制度建设上下功夫,克服作风问题的顽固性和反复性,真正做到贯彻群众路线没有休止符,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全文】 坚持三个“贯穿始终”——论扎实推进第二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第二批活动片大面广,面临的情况各不相同,又直接在群众家门口展开,把三个“贯穿始终”坚持好,方能在高起点上承前启后、久久为功,在坚持标准中提升质量,在上下齐心中凝聚合力,在解决问题中锤炼队伍,收获经得起历史和实践检验的成效。【全文】 再接再厉做好督导工作——论扎实推进第二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督导工作要做到不辱使命,加强自身能力和作风建设十分重要。每一名督导组成员都要弘扬认真精神和务实作风,自觉强化学习,深入了解督导对象实际情况,带头遵守工作纪律和廉政纪律,真正做到“打铁自身硬”。【全文】 全面深化改革的必然要求——一论承上启下做好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 在攻坚克难的中国道路上,改革仍是2014年最激荡人心的时代强音。已经拉开序幕的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是第一批的延伸和深化,也将进一步焕发党的旺盛活力和战斗力。【全文】 夯实基层基础的重大工程——二论承上启下做好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团结带领群众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党的任务的战斗堡垒。我们常讲“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在担当历史使命的进程中,如何使基层基础不断得到夯实、更好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是我们党需要不断作出回答的一个重大命题。【全文】 解决突出问题的有效抓手——三论承上启下做好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 联系群众,根本在服务群众;查摆问题,目标是解决问题。搞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坚持问题导向是关键。【全文】 活动善始善终的重要保障——四论承上启下做好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 逆水行舟,一篙不可放缓;滴水穿石,一滴不可懈怠。贯彻群众路线没有休止符,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尤需坚持不懈。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作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形成优良作风不可能一劳永逸,克服不良作风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全文】 历经半年时间的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已经日程过半。按照中央自上而下分两批进行的要求,第二批活动即将开始,现在正处于承上启下的关节点上。如何使第二批活动从一开始就深入,一开头就聚焦?关键在于认真扎实做好准备工作。【全文】 更加注重发挥群众积极性——认真扎实做好第二批活动准备工作之二 敞开门方便群众提意见、出主意、做评判,就容易见到实效、赢得信任;反之,对群众参与羞羞答答、害怕群众监督评价,就难逃“认认真真走过场”。这是第一批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经验,也是开展集中教育活动的重要方法论。【全文】 密切联系群众,改进工作作风,作多少表态、开多少会议、写多少总结都不难,难的是发现并解决问题。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启动在即,如何继续踏石留印,取得实效?关键还在于抓住问题。【全文】 做任何事情,如果没有高标准严要求,结果就会大打折扣。正因如此,对如何做好第二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准备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更加注重严格要求,坚持标准,确保质量,防止降格以求”。【全文】 第二批活动是第一批的延伸与接力,要使活动从一开始就扎实深入,各单位在做准备工作时就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更加注重衔接带动,推动第一批活动制定的整改措施和制度规定传导落实到‘末梢神经’”。【全文】 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层级下移、点多面广,基层单位多、行业差别大。如何扎实推进?分类指导是个好方法。【全文】 确保整改成效让群众满意——一鼓作气抓好第一批活动收尾工作之一 第一批教育实践活动处于收尾阶段,各项收尾工作做得如何、效果怎样,不仅直接影响第一批活动的成效,也会影响第二批活动的顺利开展。【全文】 确保形成的制度长期管用——一鼓作气抓好第一批活动收尾工作之二 “确保形成的制度行得通、指导力强、能长期管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这一明确要求,是一鼓作气抓好第一批教育实践活动收尾工作的刚性任务,也是教育实践活动成果能不能落地、成效能不能持久的关键一环。【全文】 确保教育实践活动善始善终——一鼓作气抓好第一批活动收尾工作之三 第一批教育实践活动陆续进入收尾阶段,“收官”如何?全党在看,群众在盼。这个阶段直接决定着第一批教育实践活动能否善始善终,也关系到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能否顺利开展。【全文】 当前,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陆续进入整改落实、建章立制的环节,这是整个教育实践活动攻坚克难的关键所在,也是改进作风能否取得实效的重要检验。【全文】 尚空谈而不求实,把意见建议当作“耳旁风”,是空道理;说得多做得少,即便找准问题也还坐等观望,是假道理;立言立行、真抓实干,以行动赢得作风的切实转变,才是硬道理。【全文】 问题摆出来了,整改是不是动真格?承诺做出来了,行动如何跟得上?进入整改落实阶段,既要全面有序推进,也要针对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整治。这是解决“四风”问题的重要途径,对推动作风整体好转具有带动作用。【全文】 “教育实践活动越往后,越要坚持标准,决不能虎头蛇尾,决不能用自我感觉代替群众评价。”高标准、严要求,是贯穿教育实践活动始终的重要原则,也是活动不断深化、扩大成效的重要保证。【全文】 在教育实践活动整改落实环节,许多地方和单位的整改措施有声有色、效果良好。但与此同时,正如中央领导指出的,也有一些地方和单位存在“松”的情绪、“软”的现象、“拖”的问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全文】 衣冠正不正,照了镜子才知道;脸上脏不脏,旁人看得最清楚。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归根结底是为了群众利益,群众满意不满意,是活动开展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全文】 联系群众,目的在于服务群众;查摆问题,关键在于解决问题。群众意愿是推进作风建设的方向标,群众痛恨的不正之风是整改的突破口。【全文】 作风改得怎么样,工作有没有成效,最终要看群众是否真正得到实惠。改作风,本身就是一项深刻的改革。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要既勇于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又勇于冲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全文】 目标定得再高,如果不积极努力实现,那就是好高骛远;口号喊得再响,倘不能凭借实干落实,会让人心灰意冷。【全文】 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归根结底是为了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更好地实现群众利益。换位思考,才能对群众冷暖设身处地;将心比心,才能对百姓悲喜感同身受。【全文】 开会不是目的,解决问题才是根本。中央明确要求,民主生活会时间服从质量,准备不充分的,不急于开会。在开会时间上,不搞整齐划一;着眼的是高质量,要开就开出水平。【全文】 谈心交心,是党内过民主生活的一种重要方法,是开好民主生活会的一个关键步骤。开一个高质量的专题民主生活会,这个步骤不但不能少,更要做深做实。【全文】 中央要求以整风精神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这个整风精神,就是发扬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整治“四风”、清弊除垢,离不开动真碰硬、揭短亮丑的勇气。【全文】 这其中,“照镜子”既是关键步骤,又是重要方法,决定着活动能否取得实效。宗旨意识是否坚定?工作作风是否端正?廉洁自律是否够格?【全文】 “衣冠不正,则宾者不肃;进退无仪,则政令不行。”听到了意见却作“耳旁风”,找到了问题还要“等等看”,缺点和不足心知肚明却“不敢正视”、“不愿解决”,这样的态度本身就是一种不良风气。【全文】 人,每天都在接触灰尘,所以要经常洗澡,打点肥皂,用丝瓜瓤搓一搓,用水冲一冲,洗干净了,就神清气爽了。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洗洗澡”要洗什么?又有哪些动作要领?【全文】 人的身体有了毛病,要及时就医。人的思想和作风有了毛病,也须抓紧诊治。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区别情况、对症下药,才能对作风之弊、行为之垢来一次大排查、大检修、大扫除。【全文】 “调动领导干部和广大群众两个积极性、打牢学习教育和查摆问题两个基础、抓住整改落实和建章立制两个关键,对教育实践活动取得实效至关重要。”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调研指导时,突出强调了必须把握的三大关系,为全党把教育实践活动引向深入指明了方向。【全文】 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调研指导时强调,要“打牢学习教育和查摆问题两个基础”,这是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遵循。【全文】 马克思说过,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解决“四风”问题同样如此,听取意见、认识问题固然重要,但是关键还是要解决问题。【全文】 只有深刻认识,才能增强自觉——一论把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好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已经在全党展开。6月下旬,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专门会议,对照检查中央八项规定落实情况,讨论研究深化改进作风举措,为全党深入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开了一个好局,带了一个好头。【全文】 只有听取意见,才能有的放矢——二论把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好 “四风”方面存在哪些具体突出问题?为民务实清廉方面有哪些做得不够?群众心里最清楚。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调研指导时强调,教育实践活动要调动广大群众积极性,“引导群众履行监督责任,多提意见建议”。【全文】 只有正风肃纪 才能解决问题——三论把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好 人们评判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关键看什么?不看进行了多少表态、开了多少会议、撰写了多少总结,而要看活动在多大程度上解决了现实问题。【全文】 只有坚持标准,才能确保质量——四论把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好 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有什么样的标准,就有什么样的质量。中央强调,要始终坚持高标准、严要求,积极探索有效途径和方法,在学习教育上更加深入,在联系群众上更趋紧密,在解决问题上更具成效。【全文】 只有化为制度,才能巩固成果——五论把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好 “党的规矩、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有力推动了党的作风和纪律建设。”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再访革命圣地西柏坡时,再次强调了制度建设对改进作风的关键作用。【全文】 牢牢抓住党的生命线——一论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6月18日重要讲话精神
人民群众是党的力量之源,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这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党史所给予我们的深刻启示。 集中解决“四风”问题——二论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6月18日重要讲话精神 “四风”的形成非“一日之寒”,“四风”问题的解决务必下大气力,甚至要有壮士断腕的勇气。解决“四风”问题,诚然需要广泛而深入地开展教育实践活动,更需要对准焦距、找准穴位、抓住要害。【全文】 着力实现“四个自我”——三论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6月18日重要讲话精神 全党同志如何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才能实现“四个自我”?当以党章为镜,对缺点和错误多往深处、细处照,使之纤毫毕现,以找出差距、修身正己。当勇于正视缺点和不足,自觉把党性修养正一正、把党员义务理一理。【全文】 用实际成效取信于民——四论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6月18日重要讲话精神 联系实际才能取得实效,解决问题才能达到目的。在不同地区、部门和单位,“四风”问题表现形式不尽相同,结合各自实际,以正视现实的勇气查找问题、剖析原因,才能找准“病症”。【全文】
“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核心问题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善始善终 善作善成——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重要讲话之一 路线关乎党的生命,关系事业兴衰。在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新征程,怎样做到始终践行而不偏离群众路线这条人民政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为人民掌好权、执好政,是无可回避的现实考验。【全文】 提高认识 用好经验——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重要讲话之二 认识和经验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一年多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收获的丰硕实践成果、制度成果、理论成果,为推动党的作风建设持续深入,进一步提高党的建设水平和执政能力加固了思想基座、夯实了制度基础。【全文】 管党治党 严字当先——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重要讲话之三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在新的历史起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我们这样一个拥有8600多万党员的世界最大执政党,管党治党容不得片刻松懈,必须从严而治,严字当先。【全文】 久久为功 永无止境——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重要讲话之四 留下精彩一笔,翻开崭新一页。为期一年多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已基本结束。全党向人民拿出一本整治“四风”的明细账,交上一份作风建设的成绩单,彰显了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坚定决心。【全文】 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省兰考县调研指导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时,深情缅怀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同志的光辉事迹,深刻阐释焦裕禄精神的丰富内涵,向全党发出了旗帜鲜明的有力号召。【全文】 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省兰考县调研指导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时,把焦裕禄的求实作风概括为凡事探求就里、“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准确而生动地揭示出焦裕禄求实作风的本质特征。【全文】 经济发展了,生活富裕了,还需要艰苦奋斗吗?习近平同志在河南省兰考县调研指导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时强调,要大力弘扬学习焦裕禄精神,特别要学习他“敢教日月换新天”“革命者要在困难面前逞英雄”的奋斗精神。【全文】 习近平总书记在兰考县调研指导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时,高度凝练地总结了焦裕禄为人为官所秉持的道德情操——艰苦朴素、廉洁奉公、“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殊化”。大道至简,大美无华。【全文】 正确的态度是谋事的前提,成事的保证。对照中央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和群众深恶痛绝的“四风”问题,全体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愿不愿“照镜子”、能不能“正衣冠”、敢不敢“洗洗澡”、会不会“治治病”。【全文】 “言必信,行必果。”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党员干部说到做到、知行统一,是活动取得实绩实效的重要保障。【全文】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不走过场动真格、不务虚功求实效,归根结底在于各级党员领导干部以求真的态度参与活动,拿务实的行动落实要求,通过教育实践活动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取得群众满意的成效。【全文】 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重大举措——一评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纵观古今中外的历史,人心向背不仅决定着国家政权的命运,也形成了历史的基本走向。人民是历史的主体,也是党的事业立足的根基、成长的血脉、力量的源泉。历史深刻昭示,群众路线是党的传家宝、生命线。【全文】 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通过“照镜子”查找差距,让每个党员干部都能在宗旨意识、工作作风、廉洁自律等方面摆出问题、看到不足、明确方向,既是开展活动的总要求,也是搞好活动的有效方法。【全文】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中央把“正衣冠”作为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总要求之一,意在强调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应加强自我约束、努力自我净化、实现自我完善,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全文】 让身体洗洗澡,是为了保持肌体的卫生和健康;给思想和行为洗洗澡,能清除不良作风和习气。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认认真真“洗洗澡”,是发现问题进而解决问题的逻辑必然,也是革除“四风”之垢、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关键环节。【全文】 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是延安整风的基本方针和成功经验,也是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要求的重要内容。在党长期执政条件下,按照“治治病”的要求搞好教育实践,对于改作风、正党风、促政风,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四风”问题,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全文】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干部讲党性、重原则,就能有力推动教育实践活动深入持久地开展;领导干部带好头、作表率,就能使活动扎扎实实取得实效。【全文】 从严治党才能永葆党的先进性纯洁性——一谈学习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的讲话精神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10月8日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历史使命越光荣,奋斗目标越宏伟,执政环境越复杂,我们就越要增强忧患意识,越要从严治党,使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全文】 作风建设是从严治党的永恒课题——二谈学习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的讲话精神 历时一年多,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近日圆满结束。2013年6月,活动启动时,党中央曾向全党承诺,一定要精心组织、确保实效,做到善始善终、善作善成。【全文】 制度治党应贯穿党建工作全过程——三谈学习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的讲话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指出,从严治党要做到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思想教育要结合落实制度规定来进行,使加强制度治党的过程成为加强思想建党的过程,也要使加强思想建党的过程成为加强制度治党的过程。【全文】 思想建党永远不能松懈——四谈学习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的讲话精神 党的建设要重制度,也要重思想。毋庸讳言,随着改革的深入,党在执政中面临的社会形势和思想环境不断发生新的变化,存在部分党员干部对思想教育、理论学习不上心、不热情的现象,“有的甚至已经不会或不大习惯于做认真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了,有的甚至认为组织找自己谈话是多此一举”。【全文】 新华社加强执政党建设的重大部署——一谈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根本观点,也是我们党的执政生命线。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出发点,就是从根本上树立群众观点,履行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弘扬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全文】 在日前召开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育实践活动要着眼于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要以“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为总体要求。【全文】 “把党性修养正一正,把党员义务理一理,把党纪国法紧一紧”,是为“正衣冠”。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正衣冠”是党员严明纪律、正视矛盾、触及思想、端正行为的重要一环。【全文】 何谓洗洗澡?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洗洗澡,就是要“以整风精神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深入分析发生问题的原因,清洗思想和行为上的灰尘,保持共产党人政治本色”。【全文】 光明日报第一批教育实践活动的宝贵经验告诉我们,为政贵乎民心,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贯彻群众路线,必须知行合一,真正做到教育和实践两手抓。【全文】 亮丑、批评与自我批评并不容易。自揭其短,对任何人都不是一件愉快的事。但是,如果目的和指向是非常有益的,那么亮丑与揭短就会变得坦然。【全文】 作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主要任务之一,听取广大干部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是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迈出第一步、走好第一步的重要内容。毛泽东同志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全文】 我们党为什么在当前这个历史阶段,明确提出“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为什么要聚焦作风建设,坚决反对“四风”?为什么重提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为什么强调要领导带头,建立长效机制?【全文】
党章体现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和行为规范。学习好党章,可以进一步加深对党的性质宗旨、目标任务、组织制度、作风纪律等的认识。【全文】 作风建设,既要有鲜明的问题指向,又要有明确的目标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作风建设是立破并举、扶正祛邪的过程,立什么,破什么,需要好好把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是要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四风”,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全文】 在全党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党的十八大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我们党在新形势下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重大举措。根据中央统一部署,这次教育实践活动自上而下分批开展。【全文】 习近平同志多次强调,理想信念就是我们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物必先腐,而后虫生”。消除“四风”,固然离不开制度建设,但坚定的理想信念同样至关重要。【全文】
中国共产党历经磨难而巍然屹立、千锤百炼而更加坚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我们党顺应世情、国情、党情的变化,坚持不懈地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