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组织评估等级AAAAA   ●连续两届全国先进(民间)社会组织   ●全国优秀协会   ●全国建筑业先进协会   ●山西省全省社团建设先进单位   ●山西省社会组织创先争优活动先进党组织
公告:
关于做大做强建筑业的建议
2014-11-08 09:35 来源:荆州日报
2014/11/9 14:27:16

□政协松滋市委员会

近期,松滋市政协组建专题调研组,专程赴“中国建筑之乡”——浙江省东阳市实地考察,学习经验。

一、东阳经验

(一)东阳建筑业基本情况

东阳市位于浙江省中部,是全国建筑业产值唯一突破千亿元的县级市。辖区总面积1739平方公里,人口82.3万,从事建筑业人员约45万人。2012年,全市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480亿元,总产值连续4年位列全国县级市之首,2012年实现利税80.4亿元,同比增长10.9%,为东阳的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二)主要做法

历届东阳市委、市政府一直把建筑业作为本地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来打造,各级各部门甚至各乡镇都成立推进建筑业发展的机构。市政府专门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优化建筑企业法制环境的意见》,专门设立政府特别奖,每年拿出900多万元对建筑企业进行奖励;东阳市税务、财政、金融等部门千方百计对企业进行扶持,想方设法为当地企业减负松绑。2012年,全市建筑企业享受所得税优惠6.9亿元(按照国家税务总局的征收标准应征收13亿元,东阳市实际征收6.1亿元),此举有效刺激了当地建筑业企业做大做强;扩大银行授信额度和企业借贷水平,实现银企双赢,解决企业融资难、贷款难、担保难等问题;注重对建筑从业人员的培训,有效提高建筑从业人员的职业技能和整体素质。

二、松滋市建筑业现状

(一)基本情况

目前,松滋市建筑施工企业34家(其中,总承包企业19家),从事建筑业人员约2万人。2012年,全市建筑施工企业总产值8.17亿元。其中,本地总产值6.37亿元,入库税金8870万元;市外总产值1.81亿元,上缴税费1000万元,外向度22%。

(二)松滋市建筑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总体上说,松滋市建筑业同东阳等建筑大市相比,无论在规模、产值、资质、技术、人才等差距都十分巨大,生存和发展压力重重。具体表现为:建筑业企业资质等级低,竞争力不强。松滋市高资质等级的龙头企业几乎没有,知名品牌企业、知名企业家队伍奇缺;建筑业企业数量偏少、规模偏小,市场开拓能力不强,外向度低,产业集中度差;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不够,经营理念陈旧;和建筑大市相比,松滋市对建筑业发展的扶持政策力度尚有欠缺。减轻企业负担措施和实行税费减免政策还不够到位,建筑业未纳入我市重点培育发展产业。

三、建议

(一)务必转变观念,提升思想认识。全市上下必须进一步更新观念,解放思想,深化认识。要抢抓当前国家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机遇,把发展建筑业作为荆州市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和发展战略之一来科学规划,强力推进。

(二)切实加强领导,营造发展氛围。要把打造建筑业大市作为荆州发展的主导战略之一,制定建筑业发展战略,统筹建筑业发展规划,明确当前推进措施,支持建筑企业拓展市场、创立品牌、扩大影响,形成促进我市建筑业快速发展的舆论氛围。

(三)尽快完善体制机制,及时出台具体的政策措施。采取“先评后摇”模式,进一步优化项目招标投标方式;强化“五大员”岗位职责,进一步加大对项目施工现场监管力度;认真落实企业备案登记制度,切实把好企业准入门槛;认真落实相关优惠政策,进一步减轻企业运行成本;对外地企业在本地缴纳企业所得税的,一律给予适当财政奖励。及时出台做大做强我市建筑业具体指导性意见,奖励优质企业、降低各类规费、升级企业资质、强化部门服务等方面内容作出明确的规定,建立银企合作机制,推动企业做大做强。

(四)强练内功,切实增强企业自身素质。鼓励各建筑企业以产权为纽带的资产重组整合,做大总承包企业,增强企业的经济实力和融资能力,提高市场的竞争力;大力推进“走出去”战略,千方百计稳定扩大本地市场,全力冲刺拓展外地市场;积极开发应用各种新技术、加快技术进步、设备更新和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应用;提升管理者素质,健全完善管理制度,促进企业提档升级。

(五)强化部门职责,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建筑业主管部门要加大对建筑从业人员的培训力度,提升我市建筑从业人员整体素质;要在专业人才引进、专业职称评定、企业资质升级等方面提供支持;要进一步转变观念,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组织、协调、管理作用。各相关部门要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提高办事效率,提升服务质量,为企业提供快速、简便、优质服务。
 

http://economy.gmw.cn/newspaper/2014-11/08/content_10189783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