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原日报:民生项目的实质是民心工程——论“五个一批”之民生发展 |
| 太原日报网 2014-11-17 08:42 本报评论员
|
| 2014/11/17 18:28:07 |
|
面对省委书记王儒林对太原“六个表率”,重塑太原新形象的要求,面对人民群众的多年期盼,市委书记吴政隆提出要全力抓好一批重大民生项目的解决之道。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抓民生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抓住最需要关心的人群,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锲而不舍向前走。近些年来,我市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各项事业全面进步,受到群众的普遍好评。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太原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还比较滞后,民生改善的历史欠账较多。要把“六大发展”抓紧抓好抓出成效,把“六个表率”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必须在谋划一批重大民生项目上做好文章。重大民生工程、重大发展工程,是重塑太原新形象的必然要求,也是人民群众多年的期盼。各级各部门要认真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各项工作,将群众的冷暖安危放在心上、抓在手上、落实在行动上。 在谋划重大改善民生项目的过程中,要把提高城镇人口素质和居民生活质量放在首位。以人为本,突出重点,着力办好一批人民群众热切期盼的民生实事。当前要实事求是地、积极稳妥地、进一步加大力度解决城中村和棚户区改造问题。我市的城中村人口加棚户区的居民,占太原总人口的33.1%,城中村问题已经成为当前影响太原改革发展稳定的突出问题。这是一个系统工程,也是一个难点工程,更是一个重大的民生工程。我们不能让省会城市三分之一左右的人民群众,长期生活在垃圾遍地、污水横流这样脏乱差的卫生环境里。我们还要高度重视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问题,妥善解决好那里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进一步加快综合治理的步伐。 在谋划重大改善民生项目的过程中,要正确认识和处理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的关系,实现两者良性循环。民生项目说到底是民生工程,市委、市政府就是为人民群众办实事、谋福祉的。我们要将发展与民生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围绕民生推动发展,通过发展改善民生,把民生项目干到百姓心坎上,让发展的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众。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同党的性质、宗旨和目标一脉相承。民生改善既能有效调动人们发展生产的积极性,又能释放居民消费潜力、拉动内需,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对经济发展有重要促进作用。要通过发展经济,为持续改善民生奠定坚实物质基础,同时又通过持续不断改善民生,有效解决群众后顾之忧,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内生动力。 在谋划重大改善民生项目的过程中,要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原则,切实做到当期可承受、长远可持续。目前我市改善民生的动作风生水起:总投资12.33亿元的超期服役老旧供水管网改造工程正式开工、“一元钱”蔬菜惠民销售网点已覆盖到102个社区,提前实现了今年覆盖100个社区的目标、由政府出资,为全市952个村卫生室投医疗责任保险、组建5个区域医疗医联体,方便居民就医……我们已经做了许多民生项目,还有更多、更大的民生项目需要我们去做。我们要不断增强民生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多雪中送炭,少锦上添花。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项长期工作,没有终点站,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持续解决好收入多一点、物价稳一点、看病不苦恼、出行更方便、天空蓝起来、河流清起来这些民生诉求,需要我们以求真务实、勇于担当、积极作为的精神状态,脚踏实地真抓实干,让人民群众更加满意。
http://www.tynews.cn/tyrb/jrgz/c/2014-11/17/content_508398.ht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