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举十八届三中全会旗帜,扬帆再远航 |
中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黄怀朋 2014-03-04 09:29:00
|
2014/8/7 9:10:01 |
光阴荏苒,岁月如梭,转眼已跨入2014年门槛。新的一年将是研究全面深化改革问题的一年,这一恢弘重大的历史性主题是十八届三中全会的精髓,令全社会倍感振奋与期待。中国改革再次出发远行,心有梦想的改革者将与之同行。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必须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强社会创新活力。这应是新一代改革者的光荣使命。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铁三局在改革的浪潮中稳步前行。从1952年建局迄今,我们已经为共和国修建了八十余条铁路干线,在中国的版图上完成施工里程近万公里,占全国铁路运营总里程的十分之一。此外,公司还参建了全国许多高等级公路、地铁、水利、房建等施工,并先后承建了坦桑尼亚、阿联酋、新加坡、日本、韩国、利比亚、尼日利亚、埃塞俄比亚、科摩罗等国家的土建工程和劳务输出,积累了丰富的国外工程管理经验。这既是值得庆贺的功劳,也是激励我们继续前行的动力。我们决心高举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大旗,在习总书记带领下,继续在改革、发展、稳定中拼搏前进,继续承担起建设国家基础建设的重任。
一、抓住机遇,扩大市场开发成果
从十三届全会的报告中看出经济体制改革仍是发展的重中之重,是龙头。改革的实践在基层,基层改革任重道远。我们力求进一步把思想统一到“调结构、保增长”上来,围绕投资、海外、新领域、新区域的开发重心开展工作,确保改革思路的实现。一是要抓住铁路投资计划的调整机会,进一步巩固集团公司铁路市场的优势。二是要抓住政策机会,按照国务院确定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六大重点任务,着力在市政地下管网、污水和生活垃圾处理、地铁、轻轨、城市配电网、生态环境建设方面下功夫,改变非铁路项目严重不平衡的局面,加大非铁市场开发力度。三是要抓住海外市场拓展机会,从人才配备、制度建设、体系建立等方面,扩大海外事业部实质运营,充分发挥其航母和国际工程分公司的旗舰作用,尽快做大公司的海外市场份额。四是抓好区域经营,既要持续巩固现有区域市场,又要培育和发展核心产品,进一步提升企业在各区域的市场占有率和品牌知名度。使企业在改革中求生存,在发展中求稳定。
二、集中力量,精心组织项目管理
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是:国企的定位未变,国企改革只在机制层面而非体制层面改革。必须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具体到我们企业层面就是:
一要突出对标管理,把握“管理提升年”这个契机。按照国资委和上级要求,认真开展“管理提升年”活动。自觉对标一流、找准定位,切实加强对标管理,认真剖析自己。通过对标找准短板,分析原因,制定、实施改进措施。
各级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对标意识,对标管理紧紧围绕影响和制约集团公司和本单位的重点问题和关键指标。要从公司治理、管控模式、盈利水平、规避风险、产品结构、工作效益等方面入手,对标先进,找出差距,找出 “短板”, 明确攻坚方向和内容。建立集团公司本部、子分公司、基层单位对标体系,通过动态对标、持续改进,比学赶超,不断改进工作质量和水平,提高企业运行质量。
二要突出短板管理。 勿庸讳言,对任何企业而言,发展、改革、管理、政策都存在短板。对任何企业而言,资源都是有限的。为了让有限资源创造最大价值,任何企业都应学会“把好钢用在刀刃上”。因此,短板管理永远是企业最明智的选择。国资委反复强调坚持战略引领、价值导向,就是要不断地通过系统评估、系统诊断、系统分析,找出系统价值配置的短板,然后有的放矢,对症下药,优化调整产业结构,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要进一步抓住抓紧抓好发展、改革、管理、政策这“四个突破口”。必须把握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切实加强发展、改革、管理、政策的顶层设计。科学决策,统筹安排,认真理清思路,有序推进。做到发展出题目,改革做文章,管理打基础,制度来护航,切实做到靠制度管理,用规则约束,按流程办事,让数据说话。
三要突出“练内功”,集中力量推进集团公司管理水平的提升。“练内功”是提升管理水平的核心和实质,是企业强身健体的根本。练内功就是不断增强企业的内在素质,是管理提升的实质,是转方式、调结构、强机制、增效益的灵魂和核心,也是我们“管理提升年”的基础工程和根本着力点。提升管理,增效益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更是集团公司做强做优的必然选择和必由之路。因此,要进一步完善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特别要不断加快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夯实管理基础,不断提高抗风险能力。要围绕“五个重点”即转方式、调结构、强机制、练内功、增效益五个重点。转方式是出发点,增效益是落脚点,调结构是发展的重点,强机制是改革的重点,练内功是管理的重点。“五个重点”五位一体,服从并服务于经济效益这个中心。
四要落实“增效益”。对标杆、攻短板、练内功,归根结底是要“增效益”。 经营企业的最终目的是要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始终坚持以经济效益为中心,提高净利润,降低资产负债率,全面完成今年生产经营指标是公司目前的首要任务。因此,各级领导班子必须要进一步带领全体员工励精图治、苦练内功,深挖潜力,降本增效,以更加顽强的作风、更加扎实的工作、更加有效的措施,全面开展同行业对标,通过对标,找准发展、改革、管理、政策的短板,进而有的放矢,有效攻坚,努力创造更好的经营业绩和经济效益,确保全年生产经营任务的完成。
三、坚守红线,促进企业执行力体系建设
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胆子要大、步子要稳,加强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促进。作为中央企业,我们肩负的重任毋庸置疑,我经常对我们的干部说,当干部不要当得太潇洒,要有“底线思维”,就是“要有戒惧之心,要有忧患意识,要经常临事而惧”,对我们所熟知的各种“红线”有所畏惧,坚守不渝。
目前在企业日常运营中着力推行“红线”管理,全面提升企业执行力。进一步明确管理制度就是行为“红线”。集团公司的制度体系已经越来越完备,制度越来越详尽,要充分发挥制度办法的教育指引作用,触犯管理制度必须处罚到位,建立起制度规范行为的“红线”。进一步坚守“末位淘汰制”的底线。集团公司将继续做好顶层设计,完善相关配套机制,在其他重要指标管理中进行探索,以非常手段在企业内部建立起刚性管理机制。进一步加强执行力体系建设。从“指标分解,压力传递”入手,细化指标分解,落实全员岗位责任制,逐步实现“人人有指标,岗位负责任”。从完善考核机制入手,针对“指标抽象化、过程程式化、结果形式化”的弊端修订现有考核制度和流程,提高考核各环节的可操作性,扩大考核结果的公开范围,对照制度落实考核结果。从落实奖罚入手,对于奖励坚决兑现,绝不吝惜;对于处罚要从严从快,标准统一,绝不姑息,形成人人心中有“红线”的良好风气。进一步加强团队建设,全公司要进一步树立“合则企兴、合则共赢”的团队意识,各级领导班子要做出表率,多沟通、多换位思考,互相帮助,分担责任,充分发挥班子合力;各级机关要加强学习型团队建设,加大对基层的指导力度;各项目团队要克服“一次性组织”的错误认识,促进各个成员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成长进步。
四、转变作风,带动企业正向文化建设
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推进全面深化改革,要有清正的环境,没有一个清正廉洁的环境不行。针对企业的一些不良现象、习气,要着力建设以“正向思维”为核心,“正面形象”为典型,“正面宣传”为手段,提升企业“正能量”为目标的“正向文化”。
公司已经启动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并已进行到落实整改、建章立制环节,各级领导班子、各级机关在这次教育实践活动中走在了前面,在转变“四风”方面做出了表率,但我们还要继续拿出实际行动,带动企业正向文化的塑造。各级领导干部要树立“正向思维”、“正面形象”,对于企业行为必须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和价值导向,注重正面引领。要创造性的完成工作,对问题盯住不放,切实从本职工作入手,想办法、找措施,以自己的业绩为企业发展注入“正能量”,从而引导企业塑造持续发展的正向文化。
搞企业,光有激情,只追求表面的轰轰烈烈不行,必须静下心来,脚踏实地,真抓实干,增强把规划变成现实的实施能力,创造一个人人参与改革、个个奉献智慧的改革新格局,这就需要顶层设计创新体制机制,为基层干部群众参与改革提供充分的空间,使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有所作为、有所发展。为建设美好的三局,为建设美好的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