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联盟成立 |
| 来源:中国建设报 2014-12-23
|
| 2014/12/25 19:56:51 |
|
中国建筑节能协会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联盟(简称中国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联盟、China Passive Building Alliance或联盟,下同)日前在京成立。中宣部副部长王世明、中国建筑节能协会会长郑坤生、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副司长韩爱兴等见证了这一组织的诞生。 该联盟由中国建筑节能协会管理和指导,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牵头,住建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同方人工环境有限公司、天津市建筑设计院等科研院所、高校、金融机构、房地产、设备生产商共60余家相关行业单位共同发起并组成首届理事会。联盟理事会推举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任首届联盟理事长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环境与节能研究院院长徐伟任首届理事长。 中国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联盟的成立旨在推动中国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产业的发展,引领中国建筑节能发展新的方向。联盟的宗旨是凝聚中国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产业链上下游资源,确保行业可持续健康发展,建立产业标准、认证体系,提升中国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产业化能力,促进联盟成员之间的协作、创新与联动。 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建筑是当今世界领先的低碳节能绿色建筑,具有“超低能耗、高舒适度、微排放”的特点,在目前世界各类节能建筑中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对受困于能源紧缺危机和雾霾危机双重压力的中国,发展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建筑既具有现实意义,又将产生深远的社会影响。王世明表示,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创新的民族,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的发展顺应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理念,避免对能源的过度消耗。他要求联盟积极务实,响应党和国家关于节俭养德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人民建造更舒适、更环保的高质量房屋。郑坤生则强调,推广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建筑要积极展开国际交流,充分融合国内外经验,特别是结合各地实际情况,发展有中国特色的超低能耗建筑产品。 部分与会代表则对联盟有关章程和工作内容提出了建议,期望其实现长久、可持续发展。徐伟则表示会把联盟坚定不移地搞下去,并透露正起草居住建筑的有关指标体系,不久后将向住建部科技司等行政管理部门进行汇报。 韩爱兴的“联盟希望” 2009年前后,当韩爱兴将目光慢慢转移聚焦到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的研究和推广时,他便期盼有这么一天,中国能成立真正属于自己的相关研究与推广组织。五年后,这一设想已初步变成现实。 几年来,我国已有秦皇岛在水一方、哈尔滨溪树庭院等较成功的被动式居住型建筑项目。通过采取高效的保温、严格的密封和带有热回收的新风系统等主要技术,取消了传统的供暖管网和采暖方式,这些项目均实现了建造初衷:无论外面天寒地冻还是酷热难耐,室内总能保持20多℃的舒适区间,节能率却超过九成。如今,被动房的成果正如雨后春笋般铺开,黑龙江、河北、江苏、山东和青岛等省市都在筹建被动房产业园区。尽管人们对这项事物的定义名称仍存不同见解甚至争议,但韩爱兴认为,实践已经表明中国发展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建筑的势头势不可挡,大力发展这一技术必将成为中国建筑节能事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联盟的成立标志着建筑节能技术和产业进入了新阶段。韩爱兴对其提出三点建议: 一是把联盟真正办成中国建筑节能新的更高的技术平台,成为研发和推广平台,要充分结合中国的实际气候状况,因地制宜地发展乃是根本;成为产品技术的信息平台,因建筑产业范畴巨大,因而要能对节能产品做出评估和鉴定;成为开放民主的平台,以全球视野建设平台;成为公益性和服务平台,着眼长远利益和发展,平衡经济与社会效益;成为务实高效的平台,调动更广泛的资源开展工作。 二是加强联盟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在现行经济体制下,需充分发挥单位和个人积极性,根据各专业学者的认知有所不同加以组织;学习德国被动房及美国LEED等相关体系建设,建立统一标识认证、质量管理等体系,建立和工程质量相适应的终身负责制体系。 三是共同支持联盟成长。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进入中国以来,虽然为众人关注,也出现过不团结的声音。行业各类资源有限,应围绕节能减排的大目标团结共事。我国经济发展不断向前,行业要充分珍惜当下机遇,现在是发展建筑节能的最好历史时期。
■本报记者 赵君利 北京报道 http://www.chinajsb.cn/bz/content/2014-12/23/content_148184.ht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