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组织评估等级AAAAA   ●连续两届全国先进(民间)社会组织   ●全国优秀协会   ●全国建筑业先进协会   ●山西省全省社团建设先进单位   ●山西省社会组织创先争优活动先进党组织
公告:
山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2014年12月份各市建筑施工转包违法分包行为查处......
发布时间:2015年01月19日 来源:厅市场处
2015/1/20 20:27:36

 

            山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2014年12月份各市建筑施工转包违法分包行为

                              查处情况通报暨开展第二次专项督查的通知

晋建市函[2015]34号

各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建委)、太原市管委、阳泉市规划局、晋城市规划局:
  现将2014年12月各市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上报查处的建筑施工转包违法分包等违法行为情况进行通报并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2014年12月各市查处情况通报
(一)基本情况
  按照《工程质量治理两年行动方案》和《山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开展严厉打击建筑施工转包违法分包行为工作的通知》(晋建市字〔2014〕225号)要求,除太原市外,全省10个市向我厅报送了2014年12月份《建筑工程施工转包违法分包等违法行为查处情况月度汇总表》(各市查处汇总情况见附件)和《建筑工程施工转包违法分包等违法行为查处基本情况表》。
  2014年12月,各市检查工程项目共计1038项,涉及694家建设单位,794家施工企业。经查,共有14个项目存在各类市场违法行为,其中,存在违法发包行为项目3个,存在违法分包行为项目3个,存在其它市场违法行为项目8个。
(二)违法行为查处情况
  1.违法行为类别情况
  在查处存在违法行为的14个项目中,存在违法发包行为的项目3个,占违法项目总数的21.4%;存在违法分包行为的项目3个,占违法项目总数的21.4%;存在“未领施工许可证先行开工”等其它各类市场违法行为的项目8个,占违法项目总数的57.2%。
  各地查处有违法行为的建设单位5家;有违法行为的施工企业7家,其中,有违法分包行为的企业3家,有其他违法行为的企业4家。
  2.处罚类别情况
  各地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对存在违法行为的企业和人员,分别采取了停业整顿、罚款、限制投标资格等一系列行政处罚或行政管理措施。其中,吊销资质的企业1家,限制投标资格的企业11家,给予通报批评、诚信扣分等其它处理的企业7家;罚款总额79.3万元,没收违法所得8.47万元。
  3.查处工作情况
  从查处的违法工程项目数量看,晋中、运城、吕梁、忻州、长治、晋城查处力度较大,分别为4个、4个、3个、1个、1个、1个(见图1)。
  从查处的违法分包、挂靠等四类违法行为看,晋中、忻州、晋城各查处1个,其余各市查处数量为0(见图2)。
  从行政罚款的金额看,晋中处罚力度较大(见图3)。
  对以上工作力度大、位居前列的市予以表扬。
(三)存在的突出问题
  从各市上报的情况看,仍有个别地方对工程质量治理两年行动重视不够,对打击转包挂靠等违法行为工作有畏难情绪和消极应付思想,报送的统计报表存在着上报不及时、内容不全面、数据不准确等问题。太原市仍未按要求开展检查工作、未上报有关情况;朔州市本月未开展检查;临汾市、阳泉市、大同市在检查中未发现违法违规行为,但这三个市在住建部和省厅的检查中均被发现存在违法违规行为;晋城市存在重检查、轻处理的现象,对违法项目的后续处罚处理未能及时跟上。对上述各市予以批评。 
(四)下一步工作要求
  各市要严格按照《工程质量治理两年行动方案》和《山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开展严厉打击建筑施工转包违法分包行为工作的通知》要求,对照建筑施工转包违法分包等违法行为检查表(附件2)逐项进行检查。冬季可结合本地实际,有项目的,以项目为主体,没有在建项目的,以企业本部为主体,通过核查相关资料,继续抓好建筑施工转包违法分包等违法行为查处工作,并于每月7日前将上月查处情况报告及汇总表报我厅市场处。
二、第二次专项督查工作安排
  根据《山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深入开展学习讨论落实活动实施方案》要求,要开展建筑工程招标投标专项整治,加强标后合同履约监管,严厉打击建筑施工转包违法分包挂靠等突出问题。根据工作安排,3月底之前开展第二次专项督查工作,重点对住建部、省厅检查中问题相对突出而本市在检查中未发现违法违规行为的市和企业以及在建房地产开发项目进行督查。对第二次督查中发现存在建筑施工违法违规行为的,除通报批评外,要对相关单位及责任人按有关规定从重进行处罚。
 

  附件:1.山西省建筑工程施工转包违法分包等违法行为查处情况汇总表(2014年12月)
     
2.建筑施工转包违法分包等违法行为检查表
 

山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2015年1月14日
 

http://www.sxjs.gov.cn/Article/NewsRead.aspx?CataLogId=103&RefId=285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