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组织评估等级AAAAA   ●连续两届全国先进(民间)社会组织   ●全国优秀协会   ●全国建筑业先进协会   ●山西省全省社团建设先进单位   ●山西省社会组织创先争优活动先进党组织
公告:
安全生产 不可逾越的红线
2015-01-29 04:23 来源:山西新闻网--山西晚报
2015/1/29 10:39:59

省委书记王儒林在大同朔州忻州三市调研时讲话摘要

        我们省是煤炭生产大省,每天都有40万煤矿职工在地下生产,人命关天。我们必须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这必须作为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的重要指示,始终把煤矿安全生产放在首位,常抓不懈。
        煤炭产业是为数不多,以死亡率作为一项考核指标的产业。可见安全生产对于煤矿重要性。山西是煤炭生产大省,也曾是煤炭事故重灾区。
        2003年,我省煤炭产量为4.4952亿吨;2014年产量为9.7670亿吨;2003年,我省百万吨死亡率为1.180,2014年为0.036。
        虽然11年来,我省百万吨死亡率下降了许多,但“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这必须作为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
        王儒林书记讲话中特别提出要淘汰“斜井人车”。目前淘汰“斜井人车”进展如何?安全生产还存在哪些问题?煤矿安全还将有什么新政?

        A 淘汰斜井拉人山西进入倒计时

        2003年2月22日,吕梁市交城县林底乡五七煤矿在距井口约140米处因断绳跑车发生事故,造成14人死亡;
        2008年10月19日,山西神州煤业有限责任公司,上夜班工人下班坐缆车回地面时,缆绳中断导致缆车失控发生跑车事故,造成6人死亡,36人受伤;
        2013年6月5日,山西离柳焦煤集团有限公司鑫瑞煤业技改矿,当班工人入井乘坐的人行车刹车突然失灵,导致车辆猛撞到巷壁上,致使整个车变形,造成6人遇难,2人受伤。
        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斜井人车就作为煤矿斜井运送人员的主要装备之一,为矿山斜井运送人员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由于设备的先天性缺陷以及多年来的陈旧老化,致使故障频发,安全性能下降。
        目前在山西煤矿,斜井拉人的现象仍然不少。以朔州为例,朔州市煤炭工业局经摸底调查,辖区内国兴煤业有限公司、茂华东易煤业有限公司、右玉县所辖教场坪煤业有限公司等7座煤矿矿井仍使用斜井人车。“斜井人车,乘坐人数多、安全风险大,要抓紧淘汰。省煤炭厅要拿出具体意见,省五大集团要限期淘汰。就是要一级抓一级,层层立下军令状,确保层层有人抓、事事有人管。”在大同朔州忻州三市调研时,省委书记王儒林的要求斩钉截铁。
        2014年12月31日,山西省煤炭工业厅下发通知,明确了煤矿斜井(巷)人车淘汰时间表,要求国有重点煤炭集团煤矿于2015年6月30日前全部淘汰,地方煤矿于2015年9月30日前全部淘汰。
        据了解,各地煤矿已经开始行动。朔州市煤炭工业局指定专门负责人,第一时间部署了煤矿斜井人车淘汰、改造工作。山西晋煤集团泽州天安朝阳煤业有限公司、华润山西联盛车家庄矿等诸多煤炭企业,已开始更新设备……

        B 井下瓦斯是煤矿安全隐患

        2012年7月26日,山西阳泉盂县玉泉煤业有限公司发生一起较大瓦斯爆燃事故,造成9人死亡、28人受伤;
        2013年1月7日,山西阳煤集团寺家庄煤矿通风一队在工作面施工时,钻杆连接部位拧断,摩擦产生火花,引爆瓦斯发生瓦斯事故,造成7人死亡;
        2014年5月13日,阳煤集团五矿发生一起煤与瓦斯突出事故,造成4人死亡。
        瓦斯猛于虎!瓦斯爆炸,一次又一次威胁着矿工的生命安全。
        瓦斯为无色、无味气体,在高温、高压环境中成煤的同时,由物理和化学作用生成。一个矿井中只要有一个煤(岩)层发现瓦斯,该矿井即为瓦斯矿井。据相关数据显示,2008年至2014年6月,全省煤矿共发生60起较大以上事故、死亡515人,其中瓦斯事故18起、死亡215人,分别占30%、41.75%。2010年,山西省高瓦斯矿井和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共142座,占煤矿总数13.3%。截至2013年,这一数字已增至241座,占煤矿总数两成多。
        然而,晋煤集团寺河矿却制伏了瓦斯这个“大老虎”!经过11年研磨和实践,2013年寺河矿形成了“三级瓦斯治理”模式,采用地面钻井抽采先行、井下顺层长钻孔区域抽采为主,穿层钻孔、采空区抽采为辅的瓦斯抽采方法,大面积降低了矿井瓦斯含量,连续五年未发生一起瓦斯伤亡事故。
        2013年3月11日,山西省煤炭厅出台加强煤矿瓦斯防治的八项举措,并特别强调强化瓦斯防治技术的管理体系,指出高瓦斯、突出矿井要做到“抽、掘、采”衔接平衡,实现瓦斯抽采达标,严格矿井瓦斯等级管理,高瓦斯、突出矿井严禁擅自降低瓦斯等级。煤与瓦斯的技术创新也在进行,共采技术、采前抽采、煤与瓦斯共采、废弃矿井抽采瓦斯、回风井回收瓦斯正在试验。

        C 新科技为煤矿安全提供保障

        在山西,煤炭和物联网联合,有力提高了煤炭生产的安全系数。
        据了解,早在2006年,潞安矿业集团司马煤业公司刚刚成立,就与中国矿业大学联合研发出符合煤炭企业实际的物联网管理体系。“传统做法是把查出来的安全隐患在调度中心做一个登记,各级领导下井的时候可以看到。”据司马煤业企管部副部长潘晓军介绍,目前在该矿物联网管理体系上,鼠标点出一个工作面,那个工作面上存在什么隐患,需要进行整改,整改时间是多少,是否整改了,一目了然,安全监督人员可以根据这些去井下检查落实情况,整个安全系统从而实现了一个闭合,实现了对井下和地面各种设备排查、危险源辨识、人员实时通信的有效控制。
        在司马煤业,物联网使矿井实现模块化、智能化的精细管理,安全生产周期突破2000天,不仅没有发生过一例死亡事故,还实现了“零工伤”。
        2012年4月14日上午10时,山西煤矿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综合性防护试验室门前。12名在可移动硬体救生舱中连续生活了110小时的参试人员,面带微笑地走出了舱门。至此,山西煤机公司研制的可移动硬体救生舱顺利通过了国家安标中心的110小时综合防护试验,取得圆满成功。
        据了解,可移动硬体救生舱是山西煤机公司依托自身丰富的煤机产品研发经验,与河南理工大学共同开发的一种专门为煤矿井下设计的全新高科技救生设备,是在井下发生煤尘爆炸,瓦斯爆炸、突出,火灾及冒顶等紧急事故时,为井下矿工获得逃生机会提供的避险设施。
        一项一项新技术的开发应用,犹如山西煤矿生产的一道道安全阀。

        D 从安全生产到安全发展

        安全是生产永恒的主题,是开展一切工作的基础。正如省委书记王儒林所言,安全是山西发展的最大前提,也是头号民生问题。“从安全生产到安全发展,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体现了安全第一、以人为本的要义。安全生产是一项具体的、事务性的工作,专指为预防生产过程中发生人身、设备等各类事故而采取的各种措施。而安全发展则是一种理念,是对经济发展方式和路径的选择,将会以一个宏观的高度对安全生产工作起到统领作用。”山西省省委党校法学教研部副教授周瑞玲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道。
        如此看来,健全安全长效机制、强化安全责任落实、夯实安全生产基础,加强制度保障,才能为山西发展构筑起最大的安全屏障。
        2014年7月,山西省委、省政府下发《关于实行安全生产党政同责的意见》后,省委书记王儒林、省长李小鹏多次就安全生产工作作出批示、指示和要求。省安监局有关负责人透露,目前,山西省11个市和137个县区(含部分开发区)先后出台落实党政同责的文件,进一步明确了各行业领域安全生产职责,推进安全生产责任落实;随着“三级五个全覆盖”的基本实现,山西的“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责任体系已经建立并正在完善。“今年山西省政府一号文件主题依然是安全生产,并且首次提出强化安全生产依法治理,再一次为推动全省安全发展奠定了法治基础。”感念山西一系列连续的制度创新,周瑞玲异常兴奋。“还是那句老话:安全生产,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做好安全生产工作,毫无捷径可走。”周瑞玲表示,只有标本兼治,才能真正实现山西煤炭产业向安全保障型转变,让煤炭生产少一些撕心裂肺的痛楚,多一些幸福笑脸。

 

http://www.sxrb.com/sxxww/xwpd/sxxw/502982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