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组织评估等级AAAAA   ●连续两届全国先进(民间)社会组织   ●全国优秀协会   ●全国建筑业先进协会   ●山西省全省社团建设先进单位   ●山西省社会组织创先争优活动先进党组织
公告:
《法治蓝皮书(2015)》发布暨中国法治发展与展望研讨会
时间:2015年3月18日9时 地点:北京国际饭店国际厅
2022/3/25 17:54:52

  • 法治蓝皮书:政府透明度指数测评司法部、黑龙江连年排名靠后
  • 法治蓝皮书建议公开贪腐财物去向
  • 哈尔滨、包头等9家检察院透明度指数获0分
  • 81家法院被评估司法透明指数 最高法院排名39
  • 浙江法院实现1783个审判用法庭全部数字化
  • 2014年平均每天数百名公职人员被查处
  • 四川省将法治素养作为选人用人重要导向
  • 专家预测2015职务犯罪6趋势
  • 法治蓝皮书:上海司改试点稳步推进

 

 《法治蓝皮书(2015)》发布暨中国法治发展与展望研讨会


  [谢寿光]:各位领导、各位专家,新闻界的各位朋友们,大家早上好!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和社会科学文学出版社联合举办了《法治蓝皮书(2015)》及《地方法治蓝皮书(2014)》和《四川法治蓝皮书(2015)发布会暨中国法治发展与展望研讨会现在开始。[09:02]
  [谢寿光]:我们今年这部《法治蓝皮书》的发布和往常有非常大的区别,它主要是背景变了。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决定,依法治国,建立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成为全党、全国人民的基本共识。刚刚结束的全国人大和全国政协的两会,昨天我在网上看到关于两会的十大热词,绝大部分和法治相关。在这个时候,我们选择今天这个时间来发布,作为中国最重要的智库产品、智库品牌《法治蓝皮书(2015)》,它就显得尤为的重要和尤为的关注。[09:03]
  [谢寿光]:今天这个场面,也是《法治蓝皮书》发布十几年来最为宏大、最为热烈的,参加会议的不止是过去基本上是专家学者和在京的有关司法实践的一些同志,今天出席会议的,尤其是来自于四川、浙江,长期关注《法治蓝皮书》和依法治国、依法治省建设的这些专家和实际工作部门的同志,主动地、热烈地要求来参加。[09:04]
  [谢寿光]:今天到场的媒体也是比其他蓝皮书发布,包括我们的经济和社会都是作为品牌蓝皮书,来得更多、更为热烈。[09:05]
  [谢寿光]:作为这部蓝皮书的出版者,我代表社会科学文学出版社向《法治蓝皮书》以及首发的《地方法治蓝皮书(2014)》和《四川法治蓝皮书》这三个研发团队表示衷心的祝贺,向李林所长、陈甦书记为首的法学研究所,对蓝皮书的原创给予的全力支持,和给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的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09:05]
  [谢寿光]:出席今天会议的,除了在今天主席台就座的嘉宾我作一下简要介绍,他们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国际法研究所联合党委书记陈甦,中国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法学研究所所长李林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学术委员会主席朱景文教授。[09:06]
  [谢寿光]:四川省委副秘书长、四川省依法治省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杨天宗同志,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朱深远同志,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改革办公室副主任蒋惠岭同志,蓝皮书的执行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田禾研究员。其他的由于名单非常多,就不一一介绍了,我们正式进入议程。[09:08]
  [谢寿光]:首先,有请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国际法研究所联合党委书记陈甦研究员致辞,大家欢迎。[09:10]
  [陈甦]: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新闻媒体的朋友们,大家上午好!今天法学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在此举办《法治蓝皮书》新闻发布会,一年一度地向各位展示中国法治状况的观察、分析与思考,与各位一起从中感受国家法治建设的进步与成就。[09:11]
  [陈甦]:当然,国家的法治事业宏大繁复,国家的法治建设气象万千。无论我们多少努力,法治蓝皮书反映的只是鸿鹄一角,但是《法治蓝皮书》确实能够为我国法治建设的鸿篇巨制写下一个清晰、明确,引人瞩目,并且是年年增彩的篇章。特别是《法治蓝皮书》对我国法治状况的反映,不仅在于其内容的充实与精湛,也在于社会对《法治蓝皮书》的重视与反响。包括今天发布会的隆重举行,与各位的莅临指导,所以我在此代表法学研究所必须对大家在百忙之中参加《法治蓝皮书》发布会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这是必须的,谢谢你们。[09:14]
  [陈甦]:经过十余年的努力,《法治蓝皮书》以其优质的内容、客观的数据和鲜明的特色,发挥着越来越大的影响力,这种影响力越来越扩展,推动着法学建设和法学研究方面展现着越来越独特的价值,并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09:15]
  [陈甦]:今天,《法治蓝皮书》的编写团队还奋发努力,一举推出3本蓝皮书。这三本蓝皮书各具特色,《法治蓝皮书》对全国的法治发展进行研究分析;《地方法治蓝皮书》立足于分析地方在推进法治建设中的探索、成效和面临的问题,为我们展示更为活生生的地方法治发展进程,让我们大家更接地气;《四川法治蓝皮书》,又叫“四川依法治省年度报告”,是一个省,由省委牵头,委托法学研究所基于第三方的地位,编写反应当地法治发展的蓝皮书。四川省依法治省办的领导专程率队赶来参加今天的发布会,欢迎你们![09:20]
  [陈甦]:法治蓝皮书的研创团队依托的主要力量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的法治国情调研和法治指数项目,我们可以看到,三本蓝皮书都发布有法治指数的评估报告。这些报告,有的已经发布了6年,如政府透明度年度报告,有的今年首次发布,如立法指数报告和西部法治指数报告。法学研究所的课题组通过实证与量化的方法,客观分析了法治建设的成就与问题,在相关领域都显著推动了制度完善。[09:21]
  [陈甦]:今天,来自最高人民法院、国务院部门及各地政府部门、法院、检察院的领导专程在百忙中参加发布会,包括敢为天下先、勇于让一个学术机构深入自己法院内部独立开展阳光司法测评的浙江高院的领导,和北京高院的领导,也欢迎你们![09:21]
  [陈甦]:2015年是进一步深化改革之年,也是依法治国、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的开局之年。法治,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最大公约数,是我们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路径与保障。如何推进法治建设,是摆在我们大家面前的重要课题,也是我们法学研究者的使命所在。[09:21]
  [陈甦]:法学所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的研究者之一,承担法治繁荣和法治进步方面发挥着思想库、智囊团的作用和重任,我们的研究人员一定坚守法治信念,勇于承担学术责任,继续做好法学研究,继续撰写好法治蓝皮书,继续发挥好法治建设中的作用,无愧于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09:27]
  [陈甦]:最后,再一次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法学研究所和《法治蓝皮书》的关注和支持,愿我们大家共同努力,并肩为法治中国建设作出努力与贡献。谢谢大家。[09:27]
  [谢寿光]:感谢陈甦研究员对《法治蓝皮书》以及《四川法治蓝皮书》和《地方法治蓝皮书(2014)》原创背后的团队以及各方面的支持和理解给予的全面深刻的评价,能做到《法治蓝皮书》成为中国新型智库建设里面的法治方面的最重要的智库和它所领导的整个法学研究所的智库团队长期不懈地努力分不开。感谢陈甦研究员。[09:29]
  [谢寿光]:第二位有请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学术委员会主席朱景文教授就今天的发布致辞。大家欢迎。[09:29]
  [朱景文]:非常高兴参加社科院法学研究所《法治蓝皮书》的发布会,不是一部,而是一下拿出三部,这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任务和成就,持续了这么多年。我想,中国的法学研究,这个蓝皮书的发布以及历年来的成就比其他单位正在做的,在某种程度上都说明了一个问题,中国的法学研究的某种转向,什么转向呢?我们越来越不仅是法治对社会的影响,我们越来越重视法学和其他学科的联系。法学正走出自己过去这样一个相对来讲比较方便的研究体系或者一种规范研究体系,而更多的重视把法律和社会结合起来。[09:30]
  [朱景文]:我想这样一种实证研究有这样一个特点,最主要的是我们用事实说话,用数据说话,这是转向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志。之所以这件事情引起我们学界的同行、引起新闻媒体的重视,也就是这个原因,走出法学过去的金字塔比较封闭的研究,而和社会密切地联系在一起。[09:30]
  [朱景文]:我想这样一种研究方向,在最近若干年来一直在各个领域存在,比如说我们各个机构都在不同方面做法治发展的报告,还有的涉及到立法,涉及到司法,涉及到依法行政,也涉及到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也涉及到法学教育和研究,涉及到法律执业等等。我们已经看到不同的单位、不同的机构在做这样的事情。同时,我们在地方层面,我们看到四川依法治省的年度报告,实际上这些年来,不同的省份也都在做这样的研究。比如说法治浙江、法治江苏、法治四川、法治芜湖、法治湖南,我们能看到这样的东西都有学术的气象。[09:32]
  [朱景文]:另外一方面,我们从中央的层面,我们从十八届四中全会以来,一直提倡结合实际,也就是把法治的发展和整个社会的发展和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三中全会提出要建设科学的法治建设指标体系和评估标准,实际上我们根据中央的目标,很明显的证明通过法治指标的研究来推进我们国家法治建设。依法治国这样一个事业的发展,它起到一种非常重要的作用,法治建设的指标体系,也就是说提供一系列的指标、目标来作为整个法治建设要达到的一些目的。[09:33]
  [朱景文]:这次四中全会又进一步提出,要把依法治国的成效作为考核各级政法机关和干部的一个重要指标。这里我特别想谈的是,我们国家从三中全会、四中全会以来,强调这样一种建设科学的法治、建设指标体系以及考核标准的时候,特别强调它的科学性。我想所谓科学性的问题,要符合我们国家自己的法治建设的一种实际,比如我们的指标设计,不是学者,或者不是某一个人拍脑袋想出来的,它要适合我们国家的实际。所谓适合实际,首先一个问题是什么问题呢?也就是说,我们的指标设计,我们的指标选择哪些东西作为考核的标准,本身它应该是科学的,而不能够是随意的。[09:35]
  [朱景文]:最近大家可能也注意到,政法委取消了许多有些地方采取的指标,比如破案率等等,作为一种单独的考核标准和其他的东西不匹配,因为这个东西带来一个单独的追求破案率或者单独的追求有罪判决率等等司法公正的问题。坦率地说,一系列的冤假错案出现和片面地强调某一方面的指标有一定关系,而忽视了其他某方面总体的考量,特别是忽略了司法最终要达到的公正性的指标,这是一个问题。所以,指标的设计一定要科学。另外一方面,我想到的问题是在指标设计的时候,或者做研究的时候,一定要考虑我们国家的实际,经济、政治、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09:36]
  [朱景文]:中国是一个大国,实际上各个地方之间的差距是非常大的。这样的差距,我想会直接影响到我们对各个地方的要求,可能并不是统一的,并不是一样的,但是总的目标,我们是要达到依法治国,达到规则之治、良法之治,法律平等这样的目的。但是,也要看到,规则之治、良法之治,平等的实施本身也就受到一定社会结构、社会环境、经济状况等等的制约。[09:37]
  [朱景文]:对地方来讲,我想由于各个方面的差距,经济发展的水平、文化程度的差距,我想他们能够选择出什么是一个最好的、最适于各个地方发展的一套模式,有时候国家规定的可能就是一个统一的证明目标,但是在各地,在实现这些指标的时候,必须因地制宜地去考虑,必须结合实际。这是我想到的这样一些问题。[09:37]
  [朱景文]:这些年,人民大学也一直在做中国法治发展的报告,每年要出一本,每年都集中在一个问题上。我作为一个同行,我知道做这样的报告是非常不容易的,不是我们在书斋当中查几本书、查一些资料,或者纯粹的凭一种推理就能得出来,这要靠事实,要靠数据。所以,作为同行,我再一次祝贺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祝贺李林研究员、田禾研究员,他们为以前的报告所作出的贡献。谢谢大家。[09:38]
  [谢寿光]:感谢朱景文教授对《法治蓝皮书》以及中国法治中国坚持科学性作了非常有深度的致辞。下面请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改革办公室副主任蒋惠岭发言。[09:38]
  [蒋惠岭]:非常感谢主办方的邀请,没有想到今天是如此盛大的场面,来了这么多人,还有三本很重要的成果,感谢我们社科院法学所,感谢田老师的团队,感谢文献出版社,把这样一个成果奉献给大家。当然,我一直没有参加过前面的一些活动仪式,但是我一直受益于社科院法学研究所在这个领域和其他各个领域法学研究的成果,是这些成果也支撑了我们司法改革的推进,为我们提供很多的数据,当然更重要的是还有很多理论支撑,所以非常感谢。[09:39]
  [蒋惠岭]:我没有想到是这么大的一个盛会,这么一个场合,没有准备正式的致辞。我想根据我自己参加这个活动的感受,说几点意见。[09:39]
  [蒋惠岭]:现在确实应该珍惜目前我们中国的法治建设所遇到的,可以说是千载难逢的大好时机,因为我们知道要搞法治,需要多种条件。现在各种条件到了比较适宜的阶段。但是具体说来,我们在具体工作当中,我们会注意这样几个比较具体的条件。[09:40]
  [蒋惠岭]:一是国家能不能把法治作为治国的方略。这一点已经是在前些年,我们国家确立下来依法治国作为基本方略,已经是政治上的保障,这已经是没有问题了。第二,对于法治规定的认识和发现。这一点是一个无止境的过程,大家在做,学术在做,实务界也在做,我觉得到了目前的阶段,水平达到空前。第三是对现实的认识。我们有了大政方针,有了对规律的认可和发现,我们到底目前是一个什么样的状况,这也是相当重要的。第四,运用规律去改造我们现实的各种措施。这几个条件应该是同时具备,我们才能真正地把我们法治国家建设能够稳步地推向前进。[09:41]
  [蒋惠岭]:今天这个活动,实际上都是包含了我前面说的四种条件的一个重要的活动,特别是对我们当前法治现实的认识和分析,这也是这几个蓝皮书年度报告很重要的目的。对于实务机关来说,因为我们天天就泡在现实里面,我们大大迈出一步,对现实进行了解、分析,从其中总结出一些规律来。我们现在搞法治的这几个条件是非常好的,今天的活动也是非常好的证实。[09:42]
  [蒋惠岭]:就最高法院来讲,这些年来,从改革开放以来,一直在致力于推动国家的法治建设,从若干的方面都有一些进步,我们不好说是有巨大的进步,但是确实能够是看得见、摸得着的进步。不管在案件审理、制度建设、队伍建设、司法改革等各个方面,都做了很多的事情,和我们全国的其他的各个领域一起推动我们国家的发展,这个我就不多说了。[09:42]
  [蒋惠岭]:对于我们来说,下一步我们应该更好地汇集各个方面的力量,两个方面来说,集合界别之间,就是各个界别之间共同的合力,这个界别包括实务界、学术界、媒体以及国内、国际上,共同形成合力发展。再一个合力,可以说是在认识层面上,我们学认识论,我们知道有感性的、理性的,有更深的,有理论的,有实务的各个方面的各个层次的认识。[09:43]
  [蒋惠岭]:今天,我想应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场合,一个是呈现了我们目前司法包括整个法治工作的状况,法治的现实,同时我们又从其中能够体会出,或者能够感受到我们的学者也给它归纳了若干个规律性的东西。在这样的共同合力之下,我想我们一定能够把我们的法治建设、把我们的司法改革推向前进。[09:43]
  [蒋惠岭]:对于这次会议上所发布的这几个材料,这都是我们最高法院下一步推动司法改革、改进各项工作非常重要的素材,我们回去以后,还要好好地消化,我们最高法院一直是非常地关注社科院一直发布的包括司法透明度的指数,包括朱景文老师发布的年度报告,我们都是非常重视的,回去以后还会继续消化,和大家共同一起做好法治中国建设的工作。谢谢大家。[09:44]
  [谢寿光]:感谢蒋主任的致辞,也感谢蒋主任对《法治蓝皮书》的关注,我们也希望这个研究报告对于推动司法改革建设法治国家作出贡献。[09:45]
  [谢寿光]:下面转入主题,下面有请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法学研究所所长,也是《法治蓝皮书》的主编李林研究员,作关于这部蓝皮书的主题报告。大家欢迎。[09:45]
  [李林]: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学者、各位嘉宾,媒体界的各位朋友,大家上午好。现在我发布2014年中国法治状况与2015年中国法治发展趋势总报告的主要内容和思路。[09:47]
  [李林]:大家知道,2014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同时也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布局之年。之所以说是布局之年,是因为去年10月中共十八大四中全会通过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个《决定》,可以说是世界共运史160多年来的第一次,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多年来党史上的第一次,也是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共和国国史上的第一次,同时也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第一次。所以,四中全会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这个决定,是中国法治发展的一个标志性的事件,是一个里程碑意义的纲领性的文件,所以我把它叫做2014年是中国法治的布局之年。[09:47]
  [李林]:2014年,中国的法治建设应该说在各个方面全面发力,在各个领域、各个层面全面推开,取得了非常多的成就,在我们这个蓝皮书和今天的发布会上,我们不可能面面俱到都提到,我想就一些主要的内容向各位做一个简要地介绍。[09:47]
  [李林]:2014年,我想最值得关注的之一,就是执政党加强了党对依法治国和法治建设的领导,当然同时也在改善这个领导。在四中全会《决定》当中,强调了坚持党的领导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的最根本的保证。我想这就是一个原则,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和依法治国的最大的特色、最根本的保证和基本的前提。在这一方面,我们讲了依规治党和依法治国的关系,强调了依法执政是依法治国的关键,强调了各级党委要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强法治建设当中发挥更加重要的领导和保障作用,强调了党的领导要贯彻好依法治国的全过程、各个方面,同时提出了处理好党政关系的三统一、四善于的一系列原则。我想,这样一些新的思路、新的政策、新的举措出台,对中国的法治建设将会起到更大的引领、保障和推动作用。[09:48]
  [李林]:2014年在立法方面,我想我们总的特点就是立法体制改革不断提升立法的质量。一方面我们启动了一批重要法律的修改、解释和完善工作。按照今年两会的统计,2014年我们全国人大常委会一共审议了20件法律草案,修改了10件法律,制定了2件法律,作出了8个法律的解释,应该说在一年当中,完成了将近40项左右的重大的立法工作和立法任务,这是在数量上来讲和内容上来讲,都是了不起的。[09:48]
  [李林]:再就是2014年的立法工作凸显了立法在改革中的引领作用,强调要用法治来引领、促进和保障全面深化改革的顺利进行。在这个方面,我们看到了立法决策和改革重大决策紧密结合的一系列新的改革措施,使我们过去被动立法变为一种主动的、积极的、引领式的立法,这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立法工作的一个重大的变化和发展。[09:49]
  [李林]:再就是立法机关加强了立法解释工作,在《刑法》方面有十个条文作了解释。还有《婚姻法》等等这样一些法律作了单向的解释。可以看到过去立法机关运用立法解释权,主动解释法律条文和法律的本义,这方面过去做的不是很多,但是去年以来,特别是去年我们看到立法机关积极作为,在立法解释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09:49]
  [李林]:还有就是民主立法、开门立法、公众参与立法,在这方面我想去年也是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一些重要的法律草案、法律修改的一些意见,征求民众的意见,都得到了非常热烈的、广泛的响应,很多意见在立法过程当中得到了重要的参考和采纳。[09:49]
  [李林]:在法治政府建设方面,我想去年的法治政府建设,实际上有几个方面,我觉得值得特别关注的,一是行政体制改革。法治政府建设和行政体制改革紧密结合,用法治方式推进行政体制改革,依法行政和法治政府建设的一系列的内在法治精神和法治原则,取得了积极的成效。第二,关于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我想,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被法学界、政治学界称为政府自己革自己命的一场革命,简政放权,最后要落实到行政审批事项的改革上,要简化、减少各种不必要的行政审批,在2014年我们蓝皮书里有大量的数据表明,在行政体制改革方面,我们法治政府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09:51]
  [李林]:再就是推进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这是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的,要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去年正好是三中全会决定的落实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是我们法治政府建设的去年重点工作。我们看到在蓝皮书的一系列数据、一系列改革的政策、一系列改革的举措当中,2014年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的成效是比较明显的。[09:51]
  [李林]:再就是政府公开、政务公开和阳光政府建设方面,这是法治蓝皮书长期关注的一个重点,通过政务公开、透明政府和阳光政府建设的一系列的跟进性的调研,蓝皮书的一系列数据的发布,我们注意到在2014年,在这个领域,阳光政府建设的成就是明显的。特别是一些具体制度的改革和完善。比如关于政府采购法实施条例的修改,对我们进一步规范政府采购行为、提高政府采购的效率、降低政府采购的成本、促进政府采购的廉洁方面取得了明显的进步。我们三年前有一个调研报告,就是对若干个省和政府采购的状况,从阳光政府、透明政府的角度作了披露以后,我们的一系列数据,我想对这个制度的完善起到非常重要的影响和推动作用,2014年的推动,在制度层面得到了体现。像这样的例子在蓝皮书里面还比较多。[09:52]
  [李林]:2014年,应当说是司法改革的试点和循序渐进推进的非常重要的一年。因为三中全会《决定》当中提出司法改革,19项改革的重要任务,实际上2014年司法改革紧紧围绕着三中全会《决定》的部署,在很多方面进行了非常重要的改革尝试,出台了改革的试点方案,最高法院出台了“四五”改革纲要,还设离跨区域法院检察院,还看到了最高法院设立了巡回法庭,还在北京、上海、广州设立知识产权法院等等,我想一系列的司法改革,使我们看到今年两会上“两高”的报告,史无前例地弃权票和否决票到了新低,是非常好的迹象,证明我们司法的公信力在不断地提高,司法改革取得了积极地进展。特别是我们不回避问题,纠正冤错案件,在社会各个方面得到了好评。在一些司法的人权保障的问题,我想都是各界高度关注的,在我们蓝皮书里有一系列的数据和相关的内容,希望大家可以进一步观察,并且支持甚至监督我们下一步的司法改革。[09:53]
  [李林]:2014年各界高度关注的还有一个法治反腐的问题,在法治反腐方面,2014年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各种“大老虎”、“苍蝇”,还有国家的“硕鼠”被纷纷抓起来。据我们的统计数据,大概平均每一天有数百公职人员和共产党员因为涉嫌腐败和违纪违法被查处,平均每一天有两到三个厅局级干部被查处,到现在为止有80多位地方的省部以上的“老虎”被查处,军队也有30多位被查处,可以说2014年如果从政治和法治的角度来观察,中国的反腐是取得成效最大的一年,影响力最大,它从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对中国的依法治国和法治建设提出了公正性、廉洁性,提供了非常重要的保障和支持。我想,在这方面,我们应该说从依法治国的角度来理解反腐的积极意义,反腐的巨大成就,是2014年法治建设的重要的领域,值得关注。[09:54]
  [李林]:此外,我想2014年大家还应该关注的像民生法治、环境法治建设,特别是我们今天发布会上《四川法治蓝皮书》和《地方法治蓝皮书》都是首次发布,这表明中国地方法治建设和国家的法治建设以及整体的依法治国的推进,是一个互动的、全面的、系统的工程。地方法治建设是我们国家法治建设和整体法治建设的重要基础和着力点。虽然今年呈现的几部蓝皮书,数量不多,涉及面不是很广,但是,我想它预示着中国法治建设的实践发展、地方创新、未来新的增长率和发力点,将从地方的实践当中更加蓬勃地成长起来。这是2014年的情况。[09:58]
  [李林]:我想2015年是非常值得期待的一年,虽然现在已经到3月了。前三个月的开局,大家非常浓烈地感受到法治春天的气息,感受到了全面依法治国在国家“四个全面”战略新布局当中的总体战略地位的新发展。我认为,2015年,中国的法治发展、依法治国的进步将更加关注和体现全面依法治国在“四个全面”总体战略中的重要作用和重要地位。[09:59]
  [李林]:我想,“四个全面”的战略高度,在中国的政治生活和整个全局工作当中,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高度。在这样的高度,它的意义、它的功能、它的价值是值得我们用新的思维、新的理念、新的视角去观察和确认的。[09:59]
  [李林]:再就是2015年,我们认为加强和改善党对法治建设的领导,在这方面不仅是中央层面,尤其是各个地方、各个部门、各个行业的单位,将更加重视和支持地方和行业的依法治理,支持地方的法治建设,推进行业的法治发展,这是我们很值得期待的。[09:59]
  [李林]:再就是2015年我们应该高度关注反腐败的高压态势,推进依法治权。2015年这个力度会进一步加大,效果会更进一步凸显,法治建设、制度建设,把权力关在法律和制度笼子里的一系列新举措,将会紧锣密鼓地积极地出台,为营造不敢腐败、不能腐败、不想腐败的这样一种反腐斗争的新格局发挥更大的作用。[10:00]
  [李林]:2015年,我们要特别关注的法治为民和民生法治建设方面。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立法计划、地方人大的立法安排,我们的法治政府建设、司法改革和普法工作等等这些,核心的就是一句话,叫法治为民。如果我们的法治不能以人民的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点,如果我们的依法治国不能真正地保障民生、维护民利、实现民权,真正地让人民在我们的国家和社会当中享受到改革发展的幸福,我想这种法治做得再好,可能也会打折扣的。因此,我觉得2015年的依法治国和法治建设将会更多地体现法治为民的理念和价值取向。[10:01]
  [李林]:再就是在立法方面,民主立法、科学立法将进一步加强。随着立法法的实施,拍脑袋的立法和立法的部门化等等一些问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得到遏制和解决。法治政府建设可能有一系列的重点、难点问题,将在2015年得到一定的解决。我们想希望全面解决,但是我觉得法治建设应该是一个循序的、渐进的过程,理想化的、一步到位的把所有问题解决我觉得不太现实。[10:02]
  [李林]:2015年在法治建设方面的展望。真正地把行政制度改革全面落实到位,而不是把那些含金量低的、水分高的行政审批事项改革掉,真正像老百姓期待的社会需要的、企业期待的那些改革事项依然在某些行政机关的权力手中握着,或者中央的行政审批改革力度很大,但是到了中间、到了基层以后,变成了肠梗阻,变成了异化的形态,表面改革,实际不改,换汤不换药的现象并不罕见。今年两会上,克强总理在法治政府建设和依法行政方面做了很多非常精彩的表态和安排。我们期待着2015年总理报告当中对人民的法治的许愿能够真正地兑现和落实。[10:03]
  [李林]:2015年司法改革一定会不断深化,攻坚克难,是一个非常关键一年。我们期待2015年的司法改革能在中央的顶层设计安排上循序渐进的、积极稳妥的扩大试点,然后全面铺开,特别是社会公众关注的领域和问题能够取得突破,真正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独立、公正、高效的司法制度,实现这样一个目标。[10:04]
  [李林]:2015年,我们还值得期待的就是政府的公开、透明,司法的公开透明,我们整个政务的公开透明,将会在一些重大的领域更加深入、更加细化、更加让我们群众和社会各界看得清楚、看得明白,进而进行有效地监督。[10:05]
  [李林]:最后,我们特别期待在2015年,我们的地方法治建设全面发力,中国的法治在960万平方公里上全面开花,结出丰硕的法律果实。谢谢大家。[10:05]
  [谢寿光]:感谢李林所长在那么短的时间中把《法治蓝皮书》的总报告最核心的内容作了非常高度、深度的概括和解读,各位媒体朋友对报告里涉及的很多新闻点,可以做进一步深入地采访。[10:06]
  [谢寿光]:下面,我们有请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国情调研室主任、法治蓝皮书和系列蓝皮书的主编田禾研究员,今年我们还另外首次发布中国地方法治报告蓝皮书,结合这个做依法治国的地方经验主题报告,大家欢迎。[10:06]
  [田禾]:各位来宾、媒体界的朋友,大家好。我今天发言的题目叫“依法治国之地方经验”。这个题目非常之大,让我讲,可能在这里讲三天三夜都讲不完。所以,我讲重点,讲我们在调研中遇到一些有特点的问题和经验,希望给大家留下好印象。[10:07]
  [田禾]:四中全会,提出依法治国要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我们不能脱离中国的实际,我们要走到田野里去,走到企业里去,走到农民家里去。刚刚结束不久的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七次会议也指出,推动顶层设计和基层探索良性互动,我想我们法学研究在很长一段时间,基本上是自己跟自己在动,所以,我们需要走出去。[10:07]
  [田禾]:我提的第一个案例是谈立法,人大立法的问题,怎么立法,我觉得四川有一个法立得特别好,它的立法宗旨是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我想,我不知道在座的是不是都去过成都,都去过四川?那个地方,一提起来,大家就想到吃得好、喝得好。但实际上有一个问题大家都没有太关注,它非常之干净。那个城市是我的家乡,我离开的时候,那个城市叫脏,没法说。现在我回去,我觉得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觉得取决于人大立了一个非常好的法,那个法基本的宗旨就是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10:08]
  [田禾]:这个法是什么?就是《四川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条例》,是首个自主创制性立法。这个法要求对城乡村的农贸秩序、环境卫生、设施、公共服务变化进行规范和管理,它明确了管理的主体是县级以上的人民政府,五级的管理机制,哪一级也跑不掉,按每一级都规定了相关的责任,授权了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执法的内容。第一次以地方法规的形式明确了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主管部门执法主体资格,改变了执法的尴尬局面。[10:09]
  [田禾]:建立完善责任区,确定了责任人考核机制,它对这些都做了明确的规定,而且还建立了保障机制,在资金投入、规划引导、行政执法、监督检查、社会参与及监督机制方面都有明确规定,结果是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它不光在城市里面焕然一新,而且在农村也很干净。[10:10]
  [田禾]:人大立法,刚才谈的是省级的,我想再举一个例子,就是一个乡镇的,中山。大家知道,它是广东一个非常发达的市,乡镇人大怎样发挥作用呢?以前一直是尴尬的,因为在法律规定得非常不明确。第一,法律规定,乡镇人大不设常委会,就以主席、副主席开会的时候临时组建一个主席团。第二,监督法,它只适用于有常委会的人大,乡镇人大没有常委会,监督就没有依据。第三,代表法。代表法的规定非常的抽象和笼统,所以也没有办法操作。[10:13]
  [田禾]:乡镇一级的人大怎么开展工作呢?这是一个难题。中山对此,就乡镇人大制定了暂行办法,暂行办法叫《中山市镇人民代表大会监督工作暂行办法》,它是全国首部镇监督工作的规范性文件,我们乡镇人大在闭会期间代表就可以继续发挥作用,破解了乡镇人大的监督难题,我觉得这个媒体一定要关注。[10:14]
  [田禾]:它有不少亮点,表现在:明确了监督部门,除了市一级部门以外,它把一些垂直的不太好管的,比如质监、工商、税务,全部纳入监督的对象里面了;成立一些代表小组,文教的、经济发展、农村发展,把乡镇代表组成不同的小组,然后去监督那些部门;听取那些部门作专项的报告,强化预算审查监督;民主测评,就是那些乡镇代表对部门和政府部门做得好不好,要打分的,这是刚性需求的,也就是要落实。最后不管是发展还是有提拔,最终是要兑现的。像这些乡镇代表就有了很大的换权,有一个代表跟我说,以前我们就做四届代表,会期才开会,现在我们365天都是代表,我也希望全国人大代表也能做到365天都是代表。[10:16]
  [田禾]:中山的实践表明,乡镇人大确实能够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起到很大的作用和能力。这是他们小组活动的记录,这是政府为民做实事的一个记录,社会保障组的,参加会议的代表最后要签名。[10:16]
  [田禾]:再一个要介绍的经验是关于公权力运行阳光透明。我特别要提出来一个宁波现象。我们做政府透明度指数测评这么多年以来,宁波这个城市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它总是在我们的测评里面排在非常前面的位置。今年又是排在第一位,名单出来以后,我说复查,不能让宁波那么轻松地拿第一名,结果一查,人家就是第一名。政府透明度有一年他们得了一个第六名,宁波人都快哭了,我们怎么能第六名呢?我说在那么多政府里面,你们得第六名已经很好了,他说我们的书记觉得很不好。这就说明一个问题,他们在我们司法领域也是全面的,他们在宁波海事法院连续两年第一名,但是需要提醒,宁波是别人的北海法院也做得很好,人家法院的创新非常的好,你们要有紧迫感。[10:17]
  [田禾]:我想宁波这个经验,就是它的开放意识很强,它沿海,有人就跟我说,那里依法治理的意识也很还,公开的意识也很强。另外是领导有力,层级分明,以服务为导向、重视民生,这是它的成功经验。[10:18]
  [田禾]:下面谈到基层社会治理的地方经验。基层社会治理一谈就谈到广东,广东大家都知道,它是我们国家先行先试的一个地区,现在受到了很大的压力,经济受到危机,劳动密集型产业生存压力大,一些中小企业破产倒闭,这样的情况也比较多,劳资纠纷数量非常的高。怎么来解决劳资纠纷的问题,化解群体性事件呢?[10:19]
  [田禾]:东莞出了一些创新,建立了全市企业风险预警系统,对企业欠薪做到及时预警、及时化解,它有25个部门跟企业有关的,组成一个领导小组,任务是采集信息、风险评级。风险评级,评完级别是正常、问题、风险、危险、高危等五种级别,用空间地理信息技术,在电子地图上用不同的色彩来区别,还有一个“三报告制度”。效果比较好,能够有效防范企业欠薪逃匿等风险,帮助企业发现这个企业有问题以后,这个政府帮助企业渡过经营难关,通过不同的办法,然后化解劳资冲突,提高政府行政监管能力,因为它是信息部门,它的监管能力自然强。但是,我们从这个经验的后面,我还想跟大家提醒一下,政府管到哪里?可能还要引起注意,也要引起广东方面的注意。[10:20]
  [田禾]:最后一个我要介绍的经验是余杭。余杭我想谈的是它的基层治理法治化。基层政权应该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社会组织应该发挥村规民约的作用依法自我管理。但是现实当中就不是这样的,现实当中对基层政府摊派了很多东西给村居委会,让群众自治性地组成就变为基层政权的行政延伸,使它不能自治发挥作用。2014年余杭建立了基层社区工作事项准入制度,政府不能想让我干什么就干什么,你让我干的事必须有法定的依据,我想这也是一个非常好的尝试,就是让村制回归、服务支持本位、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居民支持的良性互动。[10:20]
  [田禾]:它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清理牌子,为什么要把清理牌子来说事呢?以往,一个村里最多的时候挂了97块牌子,那个牌子都上满了墙,97块牌子排起来就是一大片,没有地方挂,但是上面要检查,所以他们的牌子就轮流上墙。轮流上墙,反正这个事也是很荒谬的。我想国务院部门正式的才20多个,怎么到了村里能延伸出90多块牌子,我也觉得是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他们最后清理剩下4块:村党组织、村民委员会、村经济合作社、村务监督委员会。社区保留3块:党组织、社区居民委员会、社区居务监督委员会。这样就比较清爽一点。他们有一个街道,14个社区,清理掉305个牌子,清理掉上墙制度136项,我觉得是非常好的经验。[10:22]
  [田禾]:下一个经验是考核,上面考核他们村里项目多达20多个,没有办法就编造数据,造假。现在,他们就保留了最基本的,而且要以群众满意为基础。最后一个是台账的问题,有多少部门职能下放到基层,就有多少台账。以往,主要工作人员都在建台账。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们把台账搜身、信息化,目的使工作人员有很多精力放在服务上面。这是我们做的一个西部法治发展指数,媒体关注一下。[10:23]
  [田禾]:我总结就是,从不同地方来看,经济水平不一样。这张照片是哪?余杭,农民都住别墅了。是哪里?这是四川,但是天还是很蓝的。自然条件不一样,这张是浙江,这张还是四川。但是它面临的问题不一样。四川还有发展的问题。总之,各地面对问题不一样,经济发展水平不一样,但是推进法治决心都一样。谢谢大家。[10:24]
  [谢寿光]:感谢田禾委员作了非常生动,而且亮点非常多的发言。我们也祝贺《四川法治蓝皮书》首发,我们也希望这本蓝皮书成为整个皮书系列的一个品牌。因为地方法治的问题涉及的面特别宽,就是刚才讲的,光一个村庄就清理掉挂这么多牌子,在中国媒体都没有引起注意。所以,我们今天的媒体可以就这个问题做深入的采访,清理行政审批、减少行政审批,已经到了最基层的地方。所以,为了推进法治进程,希望对这类有价值的成果能够引起我们的注意。[10:26]
  [谢寿光]:下面有请四川省委副秘书长、四川省依法治省领导小组办公室杨天宗主任作报告。大家欢迎。[10:26]
  [杨天宗]: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新闻界的朋友们,根据会议的安排,我将四川省依法治省的情况向各位做一个简要汇报。[10:27]
  [杨天宗]:近年来,四川省委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把全面推进依法治省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从严治党的基础工程来抓,鲜明提出“治蜀兴川重在厉行法治”,全力推动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和依法执政基本方式在四川落地生根。[10:27]
  [杨天宗]:一、着眼根本和长远谋篇布局。省委高度重视依法治省,立足当前实际,着眼根本和长远,着力做好框架构建和路径引领。一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着力把法治建设贯穿于“五位一体”建设全过程,作出全面深入推进依法治省《决定》,从依法执政、地方立法、依法行政、公正司法、社会法治等8个方面,设计和规划新时期法治四川建设的主要内容和推进路径,成为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在四川的具体化和四川全面推进依法治省的行动指南。二是坚持“共同推进、一体建设”,高质量规划布局,制定实施依法治省《纲要》,系统提出依法治省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和实施进程,对2014年到2020年法治四川建设作出总体规划。三是坚持系统配套、着力结点掌控、突出实用管用,构建依法治省指标体系,评价标准和评估办法,为考核评估依法治省工作提供效果,提供系统规范、实用管用的“度量衡”。著名法学家、中国法学会副会长张文显把四川的做法概括为以依法治省《决定》为主导的“一个主导、四个配套”法治体系,对四川真诚务实推动法治给予肯定。[10:28]
  [杨天宗]:二、以坚定有力的举措强力推进。把依法治省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探索构建党委牵头揽总、部门各司其职、条块紧密结合、纵横联动推进网络,努力形成组织推进、区域推进、示范推进配套衔接、多管齐下的推进格局。一是在省、市(州)、县(市、区)及其各部门普遍建立以党委(党组)书记为组长、副书记为副组长、一名副秘书长作为办公室主任的组织领导机构。二是省“四套班子”办公厅和纪委、组织、宣传、统战、政法五部门,在带头抓好本单位依法治省工作的同时,指导本序列省级部门抓好法治建设,督导省级序列相关部门指导市(州)对口部门抓好依法治理工作。三是各市(州)委书记与辖区县(市、区)委书记和市(州)部门党组(党委)书记签订目标责任书,强化督导考核,用落地生根的实际工作效果检验领导力和执行力。四是深入推进大篇区法治建设,努力形成与经济社会发展布局相配套,并具有充分比较优势,能够重点突破、辐射带动区域法治发展的法治集群推进模式。五是扎实推进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机关、学校、企业(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寺庙、单位九大示范创建,以率先在示范点上的创新突破,有效带动法治创建全面覆盖、深入发展。[10:28]
  [杨天宗]:三、坚持问题导向实施重点突破。按照“共同推进、一体建设”实施路径,紧扣依法执政、地方立法、依法行政、公正司法等方面的关键性、节点性问题,实施重点突破,推动依法治省扎实深入开展。[10:30]
  [杨天宗]:一是以依法执政示范带动依法治省。把法治建设作为党委的重要工作,贯彻落实“三统一、四善于”总体要求,将党领导法治和依法执政有机统一,将依法治省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制定实施全面从严治党《决定》。把法治素养作为选人用人和班子配备的重要导向,把法治档案作为干部认识管理的重要考量,把法治建设成效作为衡量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实绩的重要标准,把领导干部依法履职情况作为年度述职述廉述法报告的重要内容,深入推进党的建设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10:30]
  [杨天宗]:二是以提高立法质量为抓手推进地方立法。出台深入推进依法治省《决议》,面向社会公开征集立法选题和立法建议,针对法规草案重点难点焦点问题集中开展专题立法调研,紧扣关键环节设定量化考核指标,完善“一点一库一基地”机制。[10:31]
  [杨天宗]:三是以建设法治政府为目标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出台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意见》,深入开展土地出让、矿产开发、政府采购等十大重点领域建章立制,集中清理规范行政审批事项、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行政审批前置事项、经营服务性收费和行政审批中介服务,强化政府服务平台和公共资源中心建设,全面推行法律顾问和公众参与制度,落实行政执法结果备案、量化评估、检察监督、突出问题整改制度和裁量权(规定》,实现全部行政权力网上依法规范运行和实时监察监控。[10:31]
  [杨天宗]:四是以公平正义为根本保证公正司法。按照中央要求完善司法管理制度和司法权利运行机制,开展影响司法公正突出问题的专项整治。从“点线面”三个维度完善审判权运行流程,实行人民陪审员“倍增”计划,健全“两法衔接”问责机制,构建“点对点”网络执行查控系统,建立法院“一站式”诉讼服务体系和检察机关综合性受理接待中心,推进司法权规范运行,着力整合司法资源打造公平正义品牌。[10:31]
  [杨天宗]:五是以探索现代治理方式为重点推进社会依法治理。探索建立县乡村有机结合、法治德治自治衔接配套的现代治理结构,建立完善以网格化服务管理体系、基层群众自治体系、社会组织行业自律体系和社会信用体系为支撑的现代社会治理体系,通过深化大调解工作、诉非衔接和诉访分离提高社会治理能力,以“法律七进”为抓手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通过制定村(居)规民约推进依法治村治社区。[10:32]
  [杨天宗]:这里我要向大家特别汇报的是,四川省委坚定不移地贯彻中央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坚定不移地推进依法治省各项工作,坚韧不拔地攻坚克难。作为推进依法治省工作的我和我的团队,以及包括今天到会的推进依法治省的四川同仁,我们抱着对法治的责任、对法治的真诚以及对法治事业的追求,下一步我们将继续贯彻落实中央十八届四中全会和省委十届五次会议精神,在领导带头、系统推进、重点突破、探索创新上,狠抓落实,努力使法治建设更好地振兴民族、维护民权、惠及民生、赢得民心,努力争取到2020年,初步建成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谱写中国梦四川篇章相适应的法治建设长效机制,努力形成尚法守制、公平正义、诚信文明、安定有序的依法治省新格局。[10:32]
  [杨天宗]:衷心感谢各位领导、各位专家、新闻界各位朋友对四川法治建设的关心厚爱和鼓励支持。谢谢大家。[10:32]
  [谢寿光]:感谢杨主任,也祝贺《四川法治蓝皮书》四川依法治省首部研究报告发布。作为《地方法治蓝皮书(2014)》,大概在整个蓝皮书系列里有八部,现在是第九部。委托中国社会科学院来做。所以,这里要建立几套蓝皮书的原创机制。因为杨主任没有一套机制,有可能做完一本就不做了,我最担心的就是这个。所以,作为一个年度报告,它的最大价值就在于它的持续性、连续性。这个蓝皮书对推进四川依法治省是一个重要的制度报告,是一个公众抓手,里面发布四川法治指数,对各地地市无论是立法还是司法,像《法治蓝皮书》一样有指数的发布,它是一个导向作用,对推进依法治省将发挥巨大的作用。再一次感谢杨主任。[10:33]
  [谢寿光]:我们也希望《四川法治蓝皮书》对推进四川的依法治省能起到真正的智库作用。无论是李林所长还是田禾研究员都不断地提到浙江省法治建设方面的成就和经验。现在有请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朱深远发言,大家欢迎。[10:33]
  [朱深远]: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朋友,大家上午好。对本次蓝皮书的发布,说实在的,我们一直在期待,与去年相比,今年的时间略微晚了一点,但是阵势比去年大多了。内容也很丰富,一托三,我觉得蓝皮书是更蓝了,比北京蓝还要蓝。[10:34]
  [朱深远]:我今天跟我的团队到北京来,是来领取成绩、汇报工作的。因为我们委托社会科学院法学所的测评是第二次,第二次测评的成绩到底怎么样,尽管内部我们的成绩是知道的,但是我们和兄弟省市的情况怎么样,我一直想打听。他们保密工作很好,昨天晚上还没有告诉我。我今天早上拿到蓝皮书,马上翻开书一看,还不错,我们这些年一直努力的结果。我简要地跟大家报告一下浙江法院阳光司法的主要情况。我们主要做了三件事。[10:35]
  [朱深远]:一是打造了一张网,完善了三个平台。一张网,主要是我们在浙江率先在全国开通了三级法院一体化、一站式的“浙江法院公开网”,我们三级法院的都可以在这里打开,这是一张网。应该说,这张网从去年运行的情况来看还不错。在这张网下面有三个主要的平台,这三个平台不断地得到完善,一个是审判信息,成为了管理平台。比如当事人到法院打官司,我们会给你一个用户名和密码,可以查看案件进展的相关情况,不必要跑来跑去,应该说大大方便了当事人,我们现在也在积极开展另外一个平台,就是律师服务的平台,律师界的朋友也不需要经常到法院来,只要在网上,从立案一直到判决,所有的工作都可以在网上来解决,希望这个尽快落地。[10:36]
  [朱深远]:第二个平台,裁判文书的平台。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们浙江的裁判文书现在是形成一个管理系统,法官只要一进入这个管理系统,通过信息化来处理。我们的审批是反向的审批,你不上网要审批,上网就不需要审批,但是如果不去审批的话,会自动上传到网络。所以我们现在在浙江公开网里面,在最高法院的裁判文书里面,浙江网上的文书数量是最高的,我们现在是168万份,真正做到能公开的就公开。[10:38]
  [朱深远]:第三,我们执行了一个信息公开平台建设,我们淘宝网的拍卖,现在不断地向其他城市延伸,大大方便了,提高了司法执行的透明度,这是我们做的一件事情。[10:38]
  [朱深远]:第二件事情,这些年,我们在社科院法学所的不断督促下,我们不断地在创新司法公开的方式和方法。我们从2014年开始实行的是项目化的管理,清单式的实施。言下之意,把阳光司法实行项目式的管理,按照一张一张清单把它进行推进,我们去年搞了五个项目四张清单。这五个项目我跟大家简要报告一下。[10:39]
  [朱深远]:一个是浙江法院门户,网站的个性化建设。我们浙江105个法院,除了有一个公开网以后,各地的法院之间还有自己的门户网站,五花八门,田禾主任在第一次测评的时候跟我们讲,里面什么内容都有,去年我们按照社科院的建议,我们坚决了既有一个统一的规范,又有个性化的需求。现在应该说浙江法院各个法院的门户网站比原来是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第二个项目是12368司法服务热线。当事人或者其他公众要有法院的需求,以前找电话很难,现在12368,你可以了解相关的事情,可以找到你要找某某法官,可以在热线里面得到。第三个项目是一站式诉讼服务的平台。就是每个法院都有一个综合功能提交权,为当事人提供诉讼服务,从受案到相关材料的传递、诉讼费的缴纳,有一个完整的服务的窗口。第四个项目是司法网拍。我们现在网拍率的成交额到325亿,这个量非常大。我们这些年算下来,省下的佣金数额巨大,为老百姓特别是涉诉债权人的保护应该说起到非常好的作用。以往,打官司比较麻烦,要缴诉讼费,诉讼费缴了以后,退也很麻烦。我们现在开发了一个平台,当事人拿到案号以后,可以通过网银、支付宝和不同银行来缴费。如果胜诉以后,不需要缴纳的话,通过这种形式,马上通过这种支付手段,最便捷的方式来退还。这个我们今年三分之一法院推开,今年年底全部法院推开,这样大大方便了当事人,特别是省外的当事人也可以通过这种现代化的支付手段来支付。[10:42]
  [朱深远]:这四项清单,一个是阳光司法指标的清单,一个是审判流程信息的清单,一个是文书公开的清单,还有司法公开的问题清单。这个问题清单,是田禾主任交给我们的,每次你们的报告来了以后,我们对普遍性的问题把清单列出来,大家一一的进行整改。[10:43]
  [朱深远]:阳光司法的第三个工作,主要是增强司法的实效性和互动性。从这些年不懈地努力,特别是在社科院法学所的严格的监督和支持下,浙江法院的阳光司法工作有四个比较全面的转变,一是从认识上由被动转为主动,内容上从单一到全方位,从传统的现在变成信息化的。应该说浙江法院在阳光司法引擎的带动下,审判的质效不断提高,队伍建设也不断加强。2014年浙江法院办结的案子是111.9万件,居全国第二位。一线法官人均办案数187件,是全国平均数2.2倍,居全国第一。生效案件的息诉服判率是99.2%,可以说办案质量、效率、效果指标位居全国法院前列。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不断推进阳光司法工作。当然,阳光司法工作在各方面还有一些差距,我们下一步要不断地努力,因为阳光司法只有起点,没有无止境的。通过努力,我们浙江的司法更有阳光、更有温度、更有温暖。谢谢大家。[10:45]
  [谢寿光]:感谢朱院长,我们听了浙江的阳光司法,应该成为中国地方法治建设的重要的宝贵经验和财富。下面有请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副研究员、法治蓝皮书工作室主任吕艳滨发布中国政府透明度指数报告。这是连续发布的,大家欢迎。[10:46]
  [吕艳滨]: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媒体,非常高兴政府透明度指数报告已经走过六年,今天我们项目组发布第六次测评结果。[10:46]
  [吕艳滨]:2014年我们测评对象集中在55个国务院部门、31个省级政府和49个较大的市政府,对于国务院部门的测评,我们从一级指标,采取和前一年同样的范围,包括政务信息公开的目录、政府信息公开的年度工作报告、依申请公开、规范性文件和工作性的文件。而地方政府这块,我们又增加了几个个案验证,包括行政审批信息的公开和环境保护的信息公开。[10:47]
  [吕艳滨]:总体测评结果是这样的,国务院部门里面,前几位有教育部、商务部、安监总局、发改委、计生委、质监局、科技部、宗教事务局、环保部、交通运输部。省级政府有广东省、上海市、安徽省、浙江、山东、天津、海南、河南、福建、北京。较大的市里面,前十位分别是广州、宁波、无锡、苏州、厦门、杭州、青岛、长沙、成都、福州。如果有持续关注我们报告的记者朋友们、专家们,你们可以看前几年的报告,可以比较出来,这个名次有变化,有些政府一直在前面,多年维持在靠前的位置,但是也有很多政府进步非常的明显,异军突起,让我们感觉到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现象。[10:47]
  [吕艳滨]:从我们评估的情况来看,2014年,各级政府在政府信息公开方面做了非常多的工作,其中一个亮点,我们可以发现政府信息公开已经成为政府治理的新手段。我们看国务院去年发布的一系列的文件,以及我们看到很多发布的规章、法规文件中,可以看到公开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的关键词。我们的各级政府现在把公开信息作为我们政府依法履行职责、全面履行职责的很重要的手段,通过公开信息来引导我们的社会公众、市场主体,来注意它的各种风险,来警示那些可能的违法者,进一步地促进诚信社会的建设。[10:48]
  [吕艳滨]:第二个亮点是自上而下的督导正在助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去年12月份在中国政府网上发布了绝大部分的政府机关的《2014年政府信息公开成绩单》,这是首次。我们项目曾经在网上发布了一个简短的测评报告,有一些质疑的声音,认为这是政府机关在自说自话,但是我们必须要看到,在国务院办公厅的推动之下,我们的各级政府勇于把自己做的工作展示给社会公众,接受社会监督,这是值得我们去肯定的。[10:49]
  [吕艳滨]:第三个亮点是我们政府的门户网站在频繁改版,在朝向更加有友好性的方向在转变,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中国政府网,中国政府网这个网站现在改得非常大气、简洁、整洁、好用。我们看到很多政府网站和法院网站都在模仿这个模式。[10:49]
  [吕艳滨]:今年我们也对前面六年发布的测评结果作了一个很剪短的分析,其中有一项是关于60分以上的情况做了一个比对,很多朋友愿意说及格、及格,其实我们不希望用一个“及格”来评价政府信息工作。但是60分是大家熟悉的一个线,所以我们就用60分作为一个分析。[10:50]
  [吕艳滨]:近几年政府信息公开,随着我们的要求,测评指标越来越严格,曾经有一段时间是有点下滑的,但是2014年异军突起,应该说进步非常明显。这是60分的。还有一个,我们看到平均分也是,在2014年进步非常的明显,而且省级政府的总体的测评结果要好于较大的市。一年的最低分,我们可以看到最早测评的时候,2009年的测评结果,当时我们给了一个白送分的项目,只要有网站就得10分,当年最低分是18分,第二年这个项目取消了,一下子滑下来了。这几年最低分在持续地往上走,到2014年测评的时候,国务院的部门、省级政府的最低分都到40分以上了,但是较大的市还有很大的空间。我们也可以看到,六年下来,有些城市、有些部门,它一直徘徊在后面,很不理想,我们也希望在今后的信息公开当中,这些部门能够迎头赶上。[10:50]
  [吕艳滨]:存在的问题:第一个问题,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我们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在管理上仍然存在着多头管理的问题。举个例子,这一个城市,它既然有两个官方的门户网站,其实是因为在公开方面有两个部门在管,这样的管理方式很容易造成信息的多出口,造成我们信息对外公开是不一致的,影响我们政府公信力和公开水平。[10:51]
  [吕艳滨]:第二个问题是信息公开的质量还有待于提升。首先是公众需要的信息,有时候感觉到还是公开不足。我们调研过程中,很多政府一线的工作人员也反映,我们现在虽然公开了几万条、几十万条信息,但是很多还都是一些动态的信息,领导的新闻、新闻类的信息,真正老百姓办事的信息还不够。这是我们的工作人员自己发现出来的一个信号,说明他们对工作有充分的认识。第二,信息公开还不同步。去年中编办发布了国务院部门的行政审批清单,发布之后,有一些国务院部门进行了转载,但是我们会发现,在他们的门户网站上会有多条这样的信息,相互之间是不一致的,这表明我们的信息公开其实不仅仅是政府信息,司法、检务都一样,还比较粗放,没有精细化的管理。第三是信息公开常态化程度有待提升。有些领域,有些我们重点领域,上级部门督导得紧一点,它就会做得好一点,督导得松一点,可能会有迟缓的现象。[10:52]
  [吕艳滨]:网站的建设水平还有待提升。首先是我们有的政府部门的网站建设还是不太理想,特别是到了一些地方政府,门户网站建得非常好,但是它的下属部门网站要么是没建,要么是打不开,要么是中途休息。第二个问题是阶段性打不开,有的链接,错链的现象还经常出现,有些网站设了很多的功能,非常的花哨,可是不实用。就以我们网站里面的检索功能为例,一个网站存储着海量的信息,我们的百姓要去查找它,可能需要借助一些检索功能,要么没有配置检索功能,要么检索功能根本查不到信息。这些,所以问题我们都需要下一步在公开信息方面进一步努力的。[10:53]
  [吕艳滨]:依申请公开还有一定的空间。依申请公开,2014年对测评对象的申请指南作了进一步分析,我们发现有些指南里面没有列明申请渠道,没有列明老百姓该找谁申请,有些部门列明申请渠道是相互打架的。在指南里面说,提供在线申请,但是网上根本没有这样的目录。有的政府机关的申请渠道比较单一,只接受传统的现场申请,但是信息化背景下的远程申请、在线申请还没有配合,申请答复规范性不理想,给别人的答复只是电话里说一下,不敢或者不愿意给别人提供书面的答复书,在答复书里不告知别人为什么不公开信息,理由是什么,依据是什么,也不告知申请人应该如何获得救济。所以,这些细节的问题,还需要在下一个工作当中加以改进。以上是我简要的汇报,谢谢各位。[10:54]
  [谢寿光]:感谢吕艳滨副研究员。下一位有请王小梅副研究员发布中国司法透明度系列指数报告(2014年),大家欢迎。[10:54]
  [王小梅]:大家上午好,我来发布中国司法透明度系列指数。[10:56]
  [王小梅]:2014年司法透明度的指数成了一个体系化的状态。2014年总共有五大指数,都是关于司法透明度的。我们连续四年对于中国司法透明度,包括最高人民法院31个省级的高院和49个较大市的中院的司法公开情况进行了一个量化测评,已经是连续四年,这是第四次发布。我们除了对普通法院,还对中国10个海事法院的司法公开状况进行了测评。接受浙江高院和北京高院的委托,对浙江高院105个法院和北京高院管辖的22个法院的司法公开情况进行了测评,测评会发现有很多的亮点。对检察院的检务公开进行测评,这是第三次发布,也涉及到81家的检察机关。[10:56]
  [王小梅]:今年可以说是司法透明度指数成为一个体系化,就全国层面的,也有省域的,包括省的、直辖市,还有专门法院的,并且除了对法院还有对检察院也进行了一个量化的测评,是成一个体系化的状态。我们的司法透明度的测评,最大的特点是有一个指科学的指标体系,我们的指标体系分两部分,一个是法院,一个是检察院的。[10:57]
  [王小梅]:司法的,主要有四大块的指标,审务公开,审判公开,文书公开和执行公开,这是最高人民法院三大平台建设加上审务公开要求的一个内容。另外,我们以前中国司法透明度是一个外部的测评,纯粹通过网站进行司法透明的测评。后来有机会,感谢北京高院和浙江高院有机会有一个内外结合的测评,所以我们对案卷进行了评查,并且对审判流程的信息准确性进行了观测,所以我们的指标体系进一步丰富。[10:58]
  [王小梅]:另外,检察机关兼具有公诉,还有职务犯罪侦查,还有法律监督等一系列的职能,职能比较复杂。指标体系,包括基本信息、指南信息、工作信息,也就是业务信息,还有统计与数据,这四方面,权重各有不同,这是指标体系。[10:59]
  [王小梅]:在整个测评过程中,我们发现一系列的亮点,我举最亮的亮点来说,比如海事法院,它的海事司法透明度的亮点是从形式公开向实质公开进行转变。我们举两个例子,一个是北海海事法院,它的庭审笔录进行了网上公开,并且它把案例汇编里面的案例里的理由进行了详细的公开。广州海事法院在裁判文书里面公布法官的不同意见,就是不同意见的法官的意见会写到裁判文书里面,这是值得其他法院借鉴的。[11:00]
  [王小梅]:浙江高院和北京高院的特点有所不同,其共同的特点就是他们进行了制度化的、精细化的设计,表现为三个方面,第一是公开的范围进一步明确。第二是平台集约化,有一个建立三级法院统一适用的平台,所以它的司法信息公开集约化程度比较高。另外,它的裁判文书上网进行了一个标准化的,把一个上网的标准和信息处理的标准进行了统一。[11:01]
  [王小梅]:检务公开最大的亮点,就是检察文书上网已经逐渐成为一个常态。检察文书包括起诉书和检察意见书,2013年观测全国只有4家检察机关公开了检察文书,2014年发现已有34家法院作了公开。这是非常值得肯定的。[11:02]
  [王小梅]:整个测评下来发现,中国的司法公开已发展到一个纵深阶段,表现为几方面:第一,在信息公开的时候,进一步注重信息的整合。以前司法公开是碎片化的公开,给公众查找信息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但是现在法院很注重对于信息进行整合。比如北京高院,在进行相应司法信息公开的同时,会把相应的依据、法律要求,还有一些标准会同时放到网上,便于公众知道公开的信息和法院的要求是什么。另外,宁波中院在庭审公告里面会公告它的法庭的旁听席位数。另外,成都中院在庭审直播网页里面会附有该案件的裁判文书,能够让公众完整地了解这个案件。这是注重对于信息的整合。[11:03]
  [王小梅]:第二方面是有些关键领域的司法权运行逐步透明。以前的司法公开可能是细枝末节的,或者表面化的公开,但是现在在最高人民法院的推动下,关键领域的司法权的运行要求透明。以减刑假释为例,2014年最高院出台一个专门司法文件,提出来减刑假释进行裁前裁后都要公示,并且在全国建立了一个统一的信息网,进行了集约化的信息公开。另外一些地方法院在自己的网站上开辟减刑、假释的专栏。减刑、假释逐步地透明,也就是它的神秘不再了。还有一个旁听是可以预约的,一些法院有一些创新的做法,比如广东高院,在网站有旁听的指南、旁听的申请和旁听的申请的结果查询,都可以在网上查到。武汉中院和南京中院设定的是旁听的预约平台,并且提供往期预约的查询。还有济南中院,旁听的渠道更加的多样化,这是旁听可以预约,也说明司法信息公开到了一个集约化的深入阶段。[11:04]
  [王小梅]:另外需要指出的是,法院的司法财务信息逐步地透明。我们连续四年进行观测,法院以前很少会公开预决算,2014年我们进行测评的时候,法院的财务信息包括2014年的预算信息、2013年的决算信息以及三公经费的信息,超过六成的法院都已经在网上进行了公开。[11:05]
  [王小梅]:另外还有一个可喜的发现,有些案件的进度开始接受社会的监督。大家都知道,有很多法院把案件信息查询是接受当事人和代理人的查询,案件审理的进度。但是2014年我们发现一些法院开始向公众开放这样一个系统,主要是广东高院,汕头中院和广州中院这样一些做法。[11:06]
  [王小梅]:我们说司法公开进入了一个纵深的阶段,也遭遇了一些困境和突围。它的困境有两个表现,第一是司法公开的收费问题,有些情况下,法院可能还是考虑到创收,不愿意公开。举个例子,第一个是法院的公报,公报公开是信息公开的一个初级阶段,我们政府的公报和人大常委会的公报都可以在网站上进行查询。但是,我们法院的公报一直是对外有价销售,很难查到具体的包括最高法院的法院公报,很难查到具体的内容。在网站上只是公开一个目录,并且也不能点进去查询。另外,人民法院网开通了一个庭审直播网,便于全国的庭审可以在网上进行直播,但是我们调研中发现,这个网要对地方法院,要想在这个网上进行直播是要收费的,所以有些法院是不愿意在这个网上进行直播。[11:07]
  [王小梅]:我们说网络公开带来的成本是非常低的,最高人民法院让法院公告列为人民法院报唯一一个正规的发布渠道,我们说随着网络的到来和法院公告网的开通,我们认为如果最高人民法院不应该继续将人民法院报作为它唯一的一个正规的渠道,这是我们的一个建议。就是网上进行公告的时候不再收费。[11:07]
  [王小梅]:我们说司法公开发展到一个纵深的阶段,它就面临最大的问题,可能政府信息公开也是一样的,面临一个平台的整合。首先,我们现在说最高人民法院推出了三大平台建设,所以好多法院都建了法院的公开网,但是它原先的网站还存在,就是进行改名字,有的叫政务网站,有的叫新闻网。我们认为政务网站和公开平台应该进一步整合,因为网站的定位,定位到宣传还是公开,我们认为宣传是最好的公开,一旦建立司法信息公开平台,原来的网站存在的意义就不大了。[11:08]
  [王小梅]:还有纵向的一个,比如全国建立一些专项信息的司法信息公开平台,还有一些法院、高院和中院在辖区范围内也建立一个集约的平台,但是我们法院每一个网也都在一个,最高人民法院提出一院一网站的建设,我们认为,其实司法信息是有高度的同质化,应该是集约化地进行公开,从长远来开,集约化公开应该是司法公开的一个发展方向。这是我们提出来的一个建议。[11:08]
  [王小梅]:下面大家简单看一下司法透明度的排名。海事法院总共有十家,它的前五名大概是这样几位。中国司法透明度,总共是81家法院,它的高院和中院进行排名,其中宁波中院在81家法院里面分数是最高的,成都中院和深圳中院是并列第四的,这是司法透明度的排名。还有检务公开,我们公开了前十名,我们公开了前十名,最高检是独占鳌头。[11:09]
  [王小梅]:欢迎大家继续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谢谢大家。[11:09]
  [谢寿光]:感谢王小梅副研究员,媒体有很多可以进一步深度挖掘报道的。最后一个请社科院法学研究所宪法与行政法室副主任翟国强副研究员报告中国立法指数报告。[11:09]
  [翟国强]:各位领导、各位尊敬的来宾,下面由我来代表课题组向大家报告即将推出的中国地方人大立法指数。刚才主持人也提到了,我们今年是中国社科院法学研究所首次公布地方立法指数,因此在报告中有不当之处,还请大家多多批评指正。[11:10]
  [翟国强]:这一次主要对地方立法评测关注的重点有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地方立法机关是否依法行使职权,是否依法行使立法权,我们国家立法法明确规定了各级立法机关都需要在法律的范围内、法律的程序内进行立法,这是我们第一个关注的重点,就是是否依法行使立法权。[11:10]
  [翟国强]:接下来两个关注的重点就是科学立法和民主立法。众所周知,这是立法法所确认的,我们国家立法所必须遵循的两大基本原则。我们的评测主要是对在2014年9月份到11月份三个月时间,根据我们精心设计的一个指标体系,对全国范围内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立法机关进行了一个比较全方位的评测。[11:11]
  [翟国强]:评测的结果排名如下:第一名上海,第二名广东,第三名湖北,第四名北京,第五名江西。虽然,我们做了这样一个排名,但是排名不是我们研究的目的,我们的研究目的主要是通过调研,发现地方立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且从法学研究的角度提出我们的对策和建议。[11:11]
  [翟国强]:下面我将从四个方面来介绍一下这次调研主要发现的亮点和问题。[11:17]
  [翟国强]:首先,第一个方面是立法公开方面的现象问题。这里面有一些亮点,主要亮点有以下三个:第一,目前省级地方人大常委会的工作信息公开机制是比较完备的,省级人大常委会的公报基本上能够在网上全部查询,再就是省级人大常委会年度立法工作总结都在网上进行公布。调研中我们发现一些问题,主要问题有两个:第一,立法机关的成员,就是人大代表的信息公开情况参差不齐,有一些地方人大在这方面工作做得还有待于进一步提升。第二个问题,我们立法的数据库建设仍有待加强。我们刚刚修订的立法法明确规定的,我们的立法机关有义务在人大的官方网站上公布他们的立法文本。这也是我们更加使法律文本让老百姓方便阅读的一个有效措施。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这方面的工作将会做得更好。[11:17]
  [翟国强]:第二,立法立法活动的情况。我们调研中主要发现有以下四个特征:第一个特征是目前地方立法的活动基本上能够达到有法可依,因为我们在中央层面有国家的立法法,各省级人大常委会也都制定了地方立法的一些程序条例,因此这一方面是做得比较好。第二,在立法规划和立法计划的完成方面也做得比较好。因为立法规划和立法计划是我们中国立法的一个特色,在这方面省级人大常委会作得非常可圈可点。第三,地方立法在完成中央立法委托方面,这项工作也做得非常好。最后是在地方立法机关进行创制性立法这样一项活动的时候,它仍然处在一个不断探索的阶段。造成这样的原因主要是我们过去立法法对于中央和地方立法权限的划分不够明确,也就是在地方立法权限的分配上仍有待于明确。我们刚刚通过的立法法对于中央和地方立法权限的划分作了一个比较明确的划分,我想这将有助于解决地方立法机关如何行使地方立法的创制权。[11:17]
  [翟国强]:第三,对立法参与的情况进行了调研。我们发现多数地方立法的草案能够在网上及时公布,并且也提供了一些老百姓怎样参与立法这样的渠道。第二个现象就是目前地方立法程序中,公众参与立法的机制仍有待完善,比如说如何为公众更加方便地参与立法提供一些便利条件,这方面的工作有待提高。第三是立法听证会制度需要进一步规范化。刚刚通过的立法法修改,对立法听证制度进行了一个比较好的完善,这将有助于解决我们在调研中发现的问题。[11:18]
  [翟国强]:最后一个是立法优化机制方面,在社会主义法制体系形成以后,这是万里长征走完的第一步,这个法律体系还需要不断地完善和发展,这需要立法体系有优化机制。在地方立法过程中也体现这样的思路,对于已经形成的法律,如果发现有问题,要对它及时进行发现和完善。有三个制度,第一是备案审查制度。我们在调研中发现,目前地方立法机关所进行的备案审查制度主要限于事前的主动审查,对于事后的被动性审查仍然停留在法律文本层面,这是一方面。第二方面是立法评估制度。调研发现,地方机关在过去一年对立法评估制度进行了评估的探索。刚刚通过的立法法明确在立法体制里增加了立法评估制度,这也是我们立法法修改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亮点。这实际上和我们各级地方立法机关在立法实践中的探索、摸索,它的经验,也都是分不开的。最后一个方面是立法监督方面,因为立法监督是我们立法法和监督法明确规定的,在调研中发现,目前地方立法机关的地方监督主要由人大常委法组织对地方立法进行执法检查活动。这是我们在调研中发现的主要问题。[11:19]
  [翟国强]:针对这个问题,我们报告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第一是合理界定地方立法权的权限范围。刚才我提到,刚刚修订通过的立法法在这方面有很多值得关注的地方,对我们如何更好地理解地方立法的界限都提供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依据。第二,进一步实现地方立法程序的规范化。刚刚修正的立法法也明确提出了这样的思路。第三,更进一步开门立法,更加扩大公众有序参与地方立法。第四是进一步加强科学立法,完善立法评估机制。最后是加强对法律体系进行整体的合宪性的控制机制。因为在法律体系形成之后,就需要从宪法的角度,对所有法律法规体系进行统一审查的机制。[11:20]
  [翟国强]:以上是我们今年发布的地方人大立法指数报告。因为今年是首次发布这样一个报告,还请各位专家学者多提宝贵意见,也请各位新闻媒体的朋友进一步关注我们以后的报告。谢谢大家。[11:20]
  [谢寿光]:谢谢翟国强研究员发布地方立法的首次报告,这是首次发布,肯定有很多媒体想进一步了解的地方,希望大家进一步采访。刚刚结束的全国人大通过了立法法的修改。应该说2015年中国的立法,尤其是地方立法应该有很多值得可期待的地方。我们希望这个指数在明年发布的时候,成为蓝皮书的一个重要的亮点,也成为中国依法治国的一个最重要的亮点之一。[11:22]
  [谢寿光]:感谢大家的参与,我们今天《法治蓝皮书》以及《地方法治蓝皮书(2014)》和《四川法治蓝皮书》发布会各项议程全部完成,媒体朋友需要采访各个蓝皮书的原创者和专家,可以在会后、会下自己选择。我们再一次感谢大家的光临。再一次对各位对《法治蓝皮书》的长期关注与支持表示感谢。希望这三部蓝皮书对推动中国依法治国的进程真正发挥起智库报告的作用,这就有待于我们上下各方的努力。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