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组织评估等级AAAAA   ●连续两届全国先进(民间)社会组织   ●全国优秀协会   ●全国建筑业先进协会   ●山西省全省社团建设先进单位   ●山西省社会组织创先争优活动先进党组织
公告:
我市绘就今年人社工作愿景 扩大就业 完善保障 增加收入 提高待遇
太原日报 2015-03-26
2015/3/27 16:55:15

本报讯 3月25日召开的全市人社工作会议上,《二〇一五年全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要点》正式下发。其中,扩大城乡就业、完善社会保障、提高居民收入和保险待遇等成为亮点。城镇新增就业10.3万人
    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创业政策,确保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0.3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4.08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1.05万人,创业带动就业2.17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1.1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基本实现充分就业。
    抓好高校毕业生就业依然是重中之重。精心组织开展系列专项就业服务活动和未就业大学生跟踪后续服务,推进国企招聘应届高校毕业生信息公开,在确保完成90%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的基础上,努力提高就业质量。健全市县小额担保贷款融资服务支持体系,完善创业培训、创业实训、跟踪指导“一条龙”“一站式”的创新创业服务机制,为小微企业、自主创业者搭建平台,扶持创业。
    延长“五缓三补两协商一报备”政策期限一年,允许困难企业缓缴社会保险费,并给予社保、岗位和培训补贴,鼓励支持困难企业不裁员或少裁员。继续完善落实扶持小微企业、高校毕业生创业发展的税费减免、小额担保贷款、财政贴息、就业补助、社保补贴等一系列扶持政策,鼓励小微企业和高校毕业生创办的各类实体吸纳就业。启动开展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春潮行动”,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将失业保险费率降至2%
    启动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实行单位和个人缴费,改革退休费计发办法,建立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有序推进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完善个人账户、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等多项改革。
    进一步完善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建立科学合理、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将失业保险费率由现行条例规定的3%统一降至2%,推进建筑施工企业参加工伤保险,按项目计费参保,切实保障农民工工伤保险权益。
    推进实施全民参保登记计划,以工业园区企业、中小企业以及农民工、灵活就业人员和中断缴费人员为扩面重点,继续做好扩大非公有制经济参保覆盖面工作。落实不同参保群体分类缴费办法,破解征缴难题。依据省社保欠费补缴管理办法,做好中断参保人员补费工作,保障劳动者权益,确保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不断完善“五险统征”体制机制,加强社保信息化建设,社会保障卡发放累计达到336万张,逐步实行参保人刷卡缴纳社保费和领取养老金。再次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
    及时发布企业工资指导线和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进一步健全企业工资正常增长机制。依法推进企业工资集体协商活动,健全职工工资劳资共决机制。适时适度调整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探索市属国有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合理规范市属国有企业经营者年薪收入。
    适时提高各项保险待遇,再次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增幅达到10%。按每人每月15元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城乡居民医保年人均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380元,继续提高工伤保险待遇。
    加强工资支付保障力度。把农民工欠薪治理摆在更突出的位置,深入开展“无欠薪”县域创建活动,加大欠薪查处力度,不断完善工资保证金、应急周转金等工资支付保障机制,加强企业工资支付监控,保证各类群体工资按时足额发放。
    尽快落实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配合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做好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工资提标工作,优化工资结构,提高基本工资占比,确保个人缴费后当期收入不降低。选拔市级高端创新型人才50名
    实施高端创新型人才培养引进工程,选拔市级高端创新型人才50名。实施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选派业务精、素质强的高层次人才积极参加各类高级研修活动。实施“千人百县”高层次人才服务基层项目,建立20个标准化高层次人才基层服务站。
    以高技能人才开发工程为抓手,大力开展岗位练兵、技能比武活动,支持技工院校改革发展,推动集团化办学,提升技工院校教育培训能力,全年完成技能人才培养1.87万人,新增高技能人才1200人。
    分类推进职称制度改革,实施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推进工程技术人员职称制度改革试点,推动技工院校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进一步探索非公有制经济人才评价办法,改进职称评审工作。启动实施县以下机关建立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
    根据全省统一安排,启动实施县以下机关建立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争取国家市以上机关建立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试点,拓宽公务员职业发展空间。根据上级安排,积极推进公务员分类改革,建立健全专业技术类和行政执法类公务员管理制度。扎实推进聘任制公务员试点工作,严格执行“凡进必考”的公务员录用制度,适时开展公务员遴选工作。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保持在98%以上
    深入实施劳动合同制度和集体合同制度攻坚计划,全市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保持在98%以上。已建立工会企业集体合同覆盖率达到92%。规范劳务派遣用工,劳动用工备案率达到90%以上。加大监察执法力度,畅通维权投诉渠道,组织开展各项专项执法检查活动,狠抓治理欠薪工作制度的执行力,劳动保障监察投诉举报案件结案率达95%以上。(李晓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