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2年的征程 志在打造行业领军企业 |
| 来源:中国建设报 2015-04-13
|
| 2015/4/16 9:00:56 |
|
62年征程:谱写一个又一个辉煌 羊年春节假期刚过的3月2日,北京市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京建工三建”)就迎来了“申特”成功的大喜讯——公司获得由住建部颁发的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含建筑行业设计甲级资质),拥有了该领域的最高通行证。北京建工三建总经理常永春表示,“申特”成功,不仅再次检验了三建作为拥有62年辉煌历史“老国企”的深厚底蕴,更为其打造建筑行业领军企业、建设“新国企”的梦想插上了有力的翅膀。 在位于北京建工三建五楼的多媒体展示厅,现代科技为我们展示了北京建工三建自成立于1953年3月19日以来整整62年的征程与辉煌。 隶属于北京建工集团的北京建工三建累计完成各类建筑近5000万平方米,涵盖中央及北京市党政军机关、各大院校、科研院所及医疗卫生、文化娱乐、商业旅游和民用住宅等多个领域。 人民大会堂、毛主席纪念堂、首都体育馆、国家图书馆、奥林匹克中心英东游泳馆、媒体村二期……这些不同年代的建筑精品均出自北京建工三建之手。 在上世纪50年代、80年代、90年代和当代4个时期评选出的“北京市十大建筑”中,北京建工三建的作品占了9项;在2009年全国“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百项经典暨精品工程”评选中,北京建工三建建设的5项工程当选。 截至目前,北京建工三建共有8项工程载入《世界建筑史》、9项工程摘得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8项工程获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大奖、13项工程获国家优质工程奖、200余项工程获省部级奖项。 近年来,一大批代表北京建工三建建筑水平的新工程不断崛起在祖国的大江南北。以首都机场T3航站楼、天津西站等为代表的交通枢纽工程,以国家会议中心、哈尔滨大剧院等为代表的公共建筑,以清华大学理科楼、传媒大学图书馆、建工学院图书馆为代表的校园工程,以长沙北辰三角洲268米写字楼等为代表的超高层建筑,以北京长安汽车公司乘用车建设项目、中国北车北京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园为代表的厂房工程,这些都是北京建工三建人的骄傲,也见证了公司始终站在行业技术发展的前沿领地。 建筑企业申请特级资质有着严苛的要求,对企业内部管理、资信状况、人力资源、研发实力、工程业绩有一整套完整的评价体系,既要求企业规模又注重发展质量,既要求企业过去的业绩又注重可持续发展能力,而近年来北京建工三建的发展战略和思路也正契合了这些要求。 经营业绩:大市场带来大跨越 在北京乃至全国建筑行业,1953年成立的北京建工三建用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来形容,一点不过。李瑞环、张百发、孟宪章、郭延红、徐伟、柳沁、张贝贝……这是几代北京建工三建人的代表。 发扬传统、不断创新。这正是北京建工三建62年不断改革发展历史的真实写照。特别是近年来,北京建工三建在继承中创新,胸怀理想,脚踏实地,紧紧抓住市场拓展这一龙头,不断突破自己,公司经营业绩持续高速增长。 然而,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房屋建筑总承包壹级资质与企业生产经营规模已经严重不匹配,不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甚至已经成为阻碍企业再上新台阶、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主要瓶颈。从立项跟踪到投标报名,倾注了北京建工三建人满腔热血与激情的高精尖项目,却总是因为资质的短板而被拒之门外。摘得房屋建筑施工行业总承包特级资质这枚“金牌”,迫在眉睫而又势在必得。北京建工三建历年来所取得的各项成绩也让企业有信心拿到这枚“金牌”。 本着“大市场、大客户、大项目”理念,自2009年开始,北京建工三建便将大型、标志性、地标性建筑的承揽放在重中之重,通过标志性工程的承揽,提升企业的市场品牌。北京建工三建将市场开拓的重点放在“高、大、精、尖、新、特”等一批标志性工程的承揽上,借助集团公司的品牌优势,相继承接了京沪高铁新建天津西站站房、长安汽车北京基地等一大批优质工程,奠定了北京建工三建在高端市场的品牌优势。公司先后获得全国管理先进企业、全国施工企业管理优秀奖、全国用户满意企业、鲁班奖工程先进企业等诸多荣誉,企业综合实力和品牌影响力得到了大幅提升。 进入2015年,除了“申特”成功的好消息,北京建工三建还中标北辰新河三角洲C1区1 栋 5 栋及地下车库建安工程,这是北京建工三建2015年开门红的工程,是企业在湖南、湖北区域承揽的第6项工程。虽然工程中标价只有3.54亿元,但这是北京建工三建贯彻落实“大市场、大客户、大项目”营销策略、开拓新的市场区域的最好见证。 近年来,北京建工三建坚持“巩固京内市场、大力发展京外区域市场”的方针,业务发展已遍布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湖南、湖北、江西、四川、新疆、黑龙江等多个省市自治区。公司与北辰集团、中信集团、万科集团、绿地集团、中粮集团、复地集团、中国北车集团、清华大学等大业主、大客户建立了更加深入的合作,企业可持续发展得到有效保障。仅2014年就承揽大客户项目近20项,合同额达70亿元,占新签合同总额的65%以上。 大市场战略带来一份大跨越的成绩单。2013年北京建工三建正式跨入百亿元级企业行列,标志着企业站在了新的发展起点上。2014年全年完成新签合同额120亿元;综合经营额65亿元为去年同期的110.3%;施工产值完成62亿元,为去年同期的110.7%。 人才培养:建楼育人已融入血液 2014年公司总经理常永春被北京企业联合会、北京市企业家协会评选为“北京优秀创业企业家”,总工程师陈硕晖获得“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副总经理刘睦南被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评为“工程建设行业信息化突出贡献个人”,副总工程师、测量中心主任徐伟获评“国企楷模·北京榜样”优秀人物称号,测量中心技术负责人刘昌武成为“享受北京市政府技师特殊津贴”人员。这只是2014年北京建工三建职工个人所获奖项的一部分,这也是北京建工三建“建楼育人”宗旨、人才培养模式最好的见证。 回首62年辉煌历史,北京建工集团“建楼育人”的企业宗旨已经融入北京建工三建的血液之中,成为最强大的企业文化基因。在承担一项项高、大、精、尖建设工程中,也促使一批批优秀的建筑工匠、工程技术人员、经营管理人员脱颖而出,成为各个时期企业的栋梁、时代的楷模,推动了企业的发展、行业的进步、社会的前进。 北京建工三建是劳模的摇篮,也是持续开展青年突击队工作最深入、最具特色的企业之一,李瑞环、张百发等赫赫有名的老劳模、老突击队长自不必说,近年来更是集中涌现了一批新的“品牌人才”。 ——全国劳动模范徐伟30年扎根一线,潜心钻研、刻苦磨练,累计施测建筑面积1000余万平方米无一差错,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被誉为“国宝级”测量放线专家; ——建设部劳动模范柳沁,在日常工作中勤奋敬业、勇于开拓,从不居功自傲,在生产一线积累了大量的施工管理经验,建设了一个又一个精品建筑;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张贝贝,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事业心,摸爬滚打在施工一线,只用了21个月就圆满完成了援建什邡人民医院的任务; ——滕煊、徐滨、高强等一大批北京市优秀青年突击队,无数的优秀人才在企业中孕育成长; …… 近年来,北京建工三建通过大力推行人才强企战略,坚持以人为本、人才培养与引进并举,一批具有现代经营管理水平的专业管理人才、专业技术管理人才和复合型人才以及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高技能操作人才得到锻炼脱颖而出。目前北京建工三建已经拥有教授级高工6人,高中级职称专业技术资格管理人员476人,注册一、二级建造师122人,国家、市级优秀项目经理22人。“加快高端人才和稀缺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打造高端总包管理团队”,北京建工三建为解决企业快速发展与人才短缺的矛盾,同时着眼面对未来可持续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提出了“持续推进人才创新,力促人才队伍建设新发展”的目标。 科技创新:让学术领先不再是梦想 多年来,北京建工三建始终致力于把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作为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公司在复杂深基坑与深基础处理技术、高性能混凝土研究与生产技术、复杂空间钢结构体系研究与安装技术、新型建筑设备研究与制造技术等多个方面居北京市乃至全国同行领先水平。 2012年12月12日,北京建工三建获得北京市经信委颁发的北京市企业技术中心证书,正式挂牌成立北京市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公司还被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评为“科技创新先进企业”。62年来北京建工三建技术创新水平不断提高,目前公司共拥有3项“全国科学大会奖”、5项国家级工法、20余项自主专利技术、近20项省部级协会科技类奖项,企业科技水平和美誉度显著提升。 2013年发明专利“清水混凝土层间明缝导墙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就被运用于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总部办公、研发大楼工程。在新和成总部大楼,几根27米高的椭圆形立柱直通屋顶,每根立柱被均匀分成若干节,每节都有明显的缝隙,这是用于分次浇筑混凝土的分割线,通过安装在模板内的垫圈隔离浇筑混凝土完成的,就是通过这项专利技术才得以实现。该工程也凭借4万平方米的清水混凝土施工成为长江以南最大的清水混凝土施工项目,并被评为2014年国家优质奖。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成了北京建工三建的一个特色,也成就了“清水达人”新和成工程的项目经理李东。如今,他又带领着他的团队向着彩色混凝土出发。 科技创新是企业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在经济新常态的形势下,建筑行业的发展也要依赖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创新。多年来北京建工三建对科学技术都非常重视,也尝到了科技创新带来的甜头。 北京建工三建最大限度地从人才培养、精密仪器上对测量中心、中心试验室等专业分公司给予支持。公司为测量中心先后配备了测量机器人、GPS接收机、精密全站仪、精密数字水准仪、专业测绘软件等一批高技术含量的现代化测量、检测和实验软硬件设备,在北京市同行业中处于绝对领先地位。 2014年测量中心实现新签合同额约783万元,外接6项测量任务,合同额约122万元,大师工作室品牌覆盖面及社会知名度进一步提高。 2014年3月31日,北京建工三建试验中心成立,该试验中心可对墙体材料的抗压试验、建筑节能工程补水率、水力平衡度、防水材料的可溶物含量等多个参数进行检测,2014年实现利润71万元。北京建工三建技术中心的发展不仅实现了对公司自有项目现场测量、试验的进行,现在已经面向社会经营,与公司形成相互支撑公司发展的有利局面。 未来,拥有房建施工总包特级资质的北京建工三建将以此作为突破口,提升专业分公司的资质,做强分公司的专业化程度,致力于培养“学术带头人”型的专业技术人才,以期在建筑行业除了做到施工领先、技术领先外,争当“学术带头人”,做到学术领先、研究领先。 精细管理:要把传统行业管到极致 随着北京建工三建经营规模迅速扩大以及外埠项目的不断增多,传统的管理手段已经难以适应企业快速发展新管理需求,为满足信息传递的及时性、真实性、全面性,便于公司总部及时了解各工程进展情况,公司开始着手研发适于自己的信息化管理系统。 2012年初,北京建工三建提出采取联合开发模式进行公司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的研发建设。即由公司管理层、信息化咨询第三方监理、软件开发方三方共同成立联合工作组,进行公司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的需求分析、研发、实施、上线工作。 目前,北京建工三建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已在全公司范围内实现全面上线应用,涵盖19个业务子系统、400多个业务子模块、1450个账户、321个正式上线的审批流程、127张设计报表、日均访问在线400余人。 北京建工三建将“管理标准化及信息化建设”作为推进企业管理转型升级的突破口,通过持续5年的管理标准化和信息化建设,目前已初步实现了公司贯标体系、实际业务管理标准化和信息化系统应用的“三统一”。 不仅如此,北京建工三建还拥有基于内部收文管理内部请示公文管理、信息发布管理、内部邮件管理等功能的协同办公系统;基于企业组织机构管理、人事信息管理、薪资管理、培训管理、招聘管理功能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基于用友NC系统建设拥有强大的会计业务处理功能、完善的内部交易处理机制、统一的报告与分析体系等功能的财务管理系统。 信息系统各业务关联、逻辑关系和部分刚性的约束条件,保证了企业核心业务活动按照公司的各项管理规定落实执行;各项审批流程的设置、启用,规范了企业管理行为,增强了企业过程管理的透明度,给公司规模化扩张提供了管理依据。 60年一甲子,站在新的制高点上,北京建工三建管理持续完善,资质不断升级,市场不断扩大,新签合同额、综合经营额稳步增长,人才全面发展、技术屡屡创新。在取得施工总包特级资质的今天,北京建工三建整合新优势、发展规模化扩张条件,向着打造同行业领军企业的发展目标迈进了一大步。如今的北京建工三建意气奋发,在“大市场、大客户、大项目”理念得到印证,“四化”管理持续深入的今天,铸就“百年老店”不是梦。 资质申报过程中,北京建工三建的管理给住建部专家组留下了深刻印象,在资料审核和实地核查等环节中,专家给予一致肯定和赞誉。“申特”成功,是对北京建工三建人激情创业与务实发展的褒奖,更坚定了他们沿着既定道路继续探索前行的信心。 心系民生:建让老百姓放心的民生工程 “住房既是经济问题,更是民生问题。中国政府要做的就是要为低收入住房困难群体提供住房保障。”这是2015年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闭幕后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答记者问时阐明了政府观点和态度。“中国政府有保障群众基本居住条件的责任”,李克强总理的话深深地打动着人们,北京建工三建作为国企,一直在为自己的那份责任尽心尽力。 3月10日,由北京建工三建承建的京投万科郭公庄五期4 地块正式进入开工,目前正在进行底板、垫层和防水部分的施工。京投万科郭公庄五期4 地块,位于北京市丰台区花乡郭公庄樊阳路西侧,在建地铁9号线郭公庄车辆段南侧。该工程地下二层建筑面积3254.07平方米,地上部分为公租房住宅楼及居住公共服务设施。地上部分为5栋29层公租房,楼高80米。 这是2015年北京建工三建新开工的公租房住宅楼,是公司承接的数个公租房、保障房、棚改房等各类民生工程的其中之一。北京建工三建在62年的发展长河中,积淀了深厚的企业文化底蕴。北京建工三建人认为,一个成熟的企业,企业理念应该是社会化的,是要懂得回馈社会、努力担当社会责任的。 在推进企业发展的同时,承担社会责任。北京建工三建秉承“困难面前有三建,三建面前无困难”的企业精神,勇往直前,不畏艰险。这是常永春在一次会议中代表全体北京建工三建人对人们的承诺。 近年来,北京建工三建履行社会责任,先后承建了双合家园、宋家庄家园、房山区山区人口永久安置房、亦庄X81地块保障房、西城区安置房、上龙西里旧房改造等几十项近200万平方米的北京市民心工程。 面对这些“不肥”的工程,北京建工三建依然坚持不忘回馈社会,千方百计地确保了合同履约、工程优质。其中,双合家园保障房工程摘得中国建筑工程鲁班金像奖,宋家庄家园、王四营乡地块 住宅及公共配套工程荣获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房山区山区人口永久安置房等工程也分别夺得北京市长城杯、绿色文明施工工地等桂冠,公司获评中国施工企业协会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奖。 每当政府召唤,北京建工三建都会积极应战,为百姓造福,建好放心工程。北京建工三建仅公司副总经理张振国就先后主持了北京市宋家庄经济租用房B、C区住宅工程、北京市郭庄子定向安置房工程、北京市王四营住宅及配套公建廉租房工程等多项北京市定向安置房工程,累计施工建筑面积高达110余万平方米。 从事项目管理工作长达32年,有着多年保障房建设经验的张振国曾说:“2007年我就开始参加保障房建设,为政府建设民心工程我心里感到自豪,为老百姓建设保障房我心里感觉舒坦。” 微利下的保障房建设,就必须粗粮细作,通过精细化管理,严格把控质量、工期、环保,才能让政府放心、百姓满意。 北京市西城区定向安置房二期745地块工程是政府疏解安置西城区居民重点保障性住房工程,北京建工三建从管理人员配备、供货商选择、工程质量要求标准、经营管理等方面入手,建设精品工程,建设让老百姓放心的良心工程。通过多措并举,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西城区定向安置房工程同时获得北京市结构“长城杯”、北京市绿色文明施工工地称号。 从保障房到棚改房、从京内到京外、从抢险到援建,北京建工三建无私的奉献精神,谱写着大爱的序曲,用北京建工三建人的“铁军精神”,用心铸建起企业发展的篇章。 社会责任:抢险救灾,三建从不缺席 非典时期,北京建工三建人用78小时生死时速建设完成海淀医院发热定点病房改造工程,10天10夜建起了北京市第一家专门治疗非典的临时性传染病医院小汤山医院。 汶川大地震后,北京建工三建率先开赴灾区,10天10夜建起全国首个过渡安置房示范小区——京安小区。 在国家和人民遭遇重大自然灾害的紧要关头,北京建工三建总是冲在最前面,带头履行首都大型国企社会责任。“7·21”房山暴雨特大自然灾害发生后,北京建工三建紧急驰援,100余名管理人员、6000名劳务工人无私奉献、连夜鏖战,先后完成了京港澳高速公路出京方向17.5公里处受灾路段长500米、高1.5米的防洪筑坝施工任务以及房山区阎村镇500套过冬安置房,青龙湖北车营、崇各庄、马家沟354套临时安置房的建设,履行了对北京市委市政府特别是受灾群众的庄严承诺。 在援疆工程建设中,北京建工三建承建了和田市北京小学、幼儿园工程以及和田县北京中学工程、墨玉县人民医院南区住院部工程及墨玉县棚户区改造工程。 建德立业,工于品质。这是北京建工三建融入骨血的责任基因。 北京建工三建将以获得特级资质为契机,继续发挥优良传统,充分利用来之不易的发展机遇,解放思想、开拓思路,实现经营规模新突破、管理水平再上新台阶,努力成为同行业的领军企业。
郭海刚 张苓 李晓宇 http://www.chinajsb.cn/bz/content/2015-04/13/content_155083_2.ht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