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组织评估等级AAAAA   ●连续两届全国先进(民间)社会组织   ●全国优秀协会   ●全国建筑业先进协会   ●山西省全省社团建设先进单位   ●山西省社会组织创先争优活动先进党组织
公告:
“建抗震房”应是有些地方最大的民生工程
□张传发/文 建筑时报电子版 ->2014-08-11->第0 5版
2014/8/22 9:46:01

到达龙头山镇龙泉村的消防队员表示,当地90%的土木、砖瓦结构的房屋都已经倒塌,有村民被埋,加上由于临近晚上,地震后还下了雨,救援难度较大。从鲁旬县地震震中龙头山镇发回消息称:龙头山镇镇政府和医院在地震中已经全部倒塌,派出所也已经倒塌,救援工作正在进行。现场画面显示,在镇区倒塌的都是老房子,新房子基本没事。
鲁甸地震,6.5级,重灾区90%土木结构倒塌,且有大量人员伤亡,这个问题,应该引起我们的深刻反思。有些国家和地区为何7级以上地震也没有我们鲁甸6.5级地震这样“如此惨重”?很显然,房屋抗震与否,至关重要。或许,有人会说,鲁甸地震如此惨重,那是因为震源浅,但再请问,同样是在鲁旬县地震震中龙头山镇,又为何倒塌的基本都是老房子,新房子基本没事?说到底,还是个房屋的抗震质量问题。
神州大地,经历了一次次大地震之后,痛定思痛,我们应该觉醒起来:建抗震房应是有些地方最大的“民生工程”。这里的有些地方,起码包括“地震断裂带”,尤其是地震多发的大西南地区和大西北地区。显而易见,相对于温饱问题,相对于水灾、旱灾,地震多发地区,由于土木结构,老百姓的房舍一遇大地震,必遭受的大范围倒塌,相伴随的是大量的人员伤亡。所以,无论是从长计议还是当务之急,抗震房是最大的民生工程,也是根本性的民生工程。此处之“民生”,不仅仅是保障生活安稳,更是保障生命安全,也即衣食学医,“住”乃唯此为大。对此,上到中央政府,下到百姓人家,都应该提高到战略层面上应对之。建抗震房,应该规划在先。地震多发地区,房屋的建设,无论是新建还是改建,无论是公房还是民宅,起码应按抗7级地震标准去规划,去批准,低于这个标准,一律不许开工,也无论城乡。
至于现有土木结构的旧房,而经不起五六级地震的,应采取“三个一点”尽快加以翻新:一是政府财政支持一点,这也是下拨救命资金;二是社会捐赠一点,即变震后捐赠为震前捐赠,不搞亡羊补牢;三是老百姓自筹一点,少搞一些婚丧嫁娶的大吃大喝,集中财力建抗震房。什么小康,什么现代化,大震来临不倒房而保住生命安全,这才是最大的小康,才是最大的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