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组织评估等级AAAAA   ●连续两届全国先进(民间)社会组织   ●全国优秀协会   ●全国建筑业先进协会   ●山西省全省社团建设先进单位   ●山西省社会组织创先争优活动先进党组织
公告:
彰显中建品牌 打造转型先锋
来源:中国建设报 2015-07-03
2015/7/8 15:28:56

以现场拓市场 塑造核心竞争力

6月26日,由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建股份”)与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建八局”)联合投资建设、中建八局第二建设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建八局二公司”)总承包的南宁国际会展中心改扩建项目举办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4周年暨南宁市2015年建设工程‘五赛五比’劳动竞赛、‘三号联创’活动启动仪式”。该活动由南宁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和南宁市总工会主办,旨在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保证工程安全、优质、高效施工。

南宁国际会展中心是面向东盟的窗口,中心改扩建工程是广西自治区、南宁市重点工程,也是南宁国际会展中心一期、二期工程的延续,总投资47亿元。为保证今年9月中国-东盟博览会的顺利召开,8月底需完成B、C地块新建展厅等主体结构建设及外立面粗装任务。B、C地块总占地面积约8.4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24万平方米。B地块为大堂楼地下3层、地上1层;C地块为展厅楼地下2层、地上2层。项目负责人介绍,该工程施工最紧张时,工地上将有近8000人同时作业。

工期紧、任务重、施工难度大,南宁国际会展中心改扩建工程是横亘在中建八局员工面前的又一座“高山”。跨越这座“高山”,不仅意味着中国建筑公共基础设施业务核心竞争力的再次提升,更是对中国建筑在“八桂大地”承担更多“高大难新特”高端业务、更好地履行央企责任的有力承诺。正如中建八局总经理校荣春所说:“启动仪式放在南宁国际会展中心施工现场,既是信任、更是鞭策。”对于工程的优质、高效完工,中建项目员工信心十足。

近年来,作为中建旗下号码公司,中建八局二公司在南宁建筑市场承建了一大批重难点工程。广西体育中心工程是南宁市有史以来规模最大、设计功能最全、建设标准最高的现代化体育设施。2008年初,响应广西“将五象新区再造一个南宁”的口号,中建八局二公司在强手如林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成功中标一期主体育场工程。2009年,伴随着中建总公司成功上市的大好时机,总公司在广体二期项目中创新采用BT模式,鉴于一期工程的良好表现,二期仍由中建八局二公司施工。面对首个BT项目试水,中建八局二公司克服了前期策划、资源调配、工期紧张等困难,提前45天竣工,并荣获“国家优质工程奖”,为体育中心三期工程的顺利承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南宁地铁2号线是中建股份在南宁投资的第一个轨道交通类项目,其中,银象立交桥虽然体量不大,但自开工伊始就肩负着重要使命:中建股份投资南宁轨道交通2号线的首份答卷、服务第45届世界体操锦标赛的重点工程。工期紧,有效工期只有150天;地处城市主干道十字交叉口,地下管线复杂,迁改涉及面广、协调难度大。在重重困难和压力之下,2014年8月22日,银象立交桥项目实现了提前竣工,圆满完成了重点使命,首战大捷!南宁市主管领导对银象立交桥的提前竣工及建设质量给予了高度评价。接下来,施工顺利推进,截至目前,南宁轨道交通2号线已完成过半站点的主体封顶。

从广西体育中心一期、二期、三期系列工程、南宁国际会展中心一期、二期、改扩建系列工程,到南宁轨道交通2号线项目,中建八局二公司在中建股份和中建八局的大力支持下,以现场拓市场,用实力在基础设施领域崭露头角,成为了集团向基础设施业务转型的“急先锋”,市场竞争力不断提升,打响了中国建筑在邕城的品牌。

转变思路 以融投资带动总承包

“中建八局进驻广西20年,在不断吸取八桂文化的充足养分中不断成长,在不断分享南宁市发展的辉煌成就中不断壮大,为美丽南宁的城市建设作出了贡献。”中建八局总经理校荣春在启动仪式上用一句话概括了中建八局在广西市场取得的成就,也概括了中建在广西市场的跨越发展。

广西位于我国华南经济圈、西南经济圈与东盟经济圈的接合部,是我国唯一与东盟地区既有陆地接壤又有海上通道的省区,是西南地区最便捷的出海大通道,在中国与东盟、泛北部湾、泛珠三角等国际国内区域合作中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地位和作用。“一带一路”战略规划对广西的定位,是发挥广西与东盟国家陆海相连的独特优势,加快北部湾经济区和珠江-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构建面向东盟的国际大通道,打造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新的战略支点,形成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和丝绸之路经济带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而南宁作为广西自治区首府、北部湾经济区内的“桥头堡”,正被打造成中国与东盟区域性的物流基地、商贸基地、加工制造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交通枢纽中心、金融中心。基础设施在广西尤其是南宁的重要性凸显,因此,广西近年来实施“央企入桂”战略,掀起了新一轮城市建设热潮。

2009年以来,中建股份与广西区政府、南宁市政府分别签订了基础设施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利用社会资金投资建设南宁市城市基础设施项目框架协议书,为双方在基础设施投资建筑领域的合作架设了良好的平台。目前,中建股份已累计在广西投资近500亿元,南宁约300亿元。作为中建旗下企业,中建八局扎根广西20年,承建的工程多次获得国家级奖项,为南宁市城市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

为更好地服务南宁城市发展,中建八局结合总公司向基础设施转型的战略要求,转变发展思路,于2010年与中建股份合资成立了南宁中建邕申投资公司,以BT、BOT、债权和股权合作、兼并重组或其它双方认可的模式,在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和基础设施类企业的兼并重组方面进行合作,以融投资带动总承包发展,先后投资建设了广西体育中心二期项目、南宁“两馆”项目、广西体育中心配套工程及周边市政道路项目、南宁国际会展中心改扩建及周边市政交通完善工程等项目,总投资额近百亿元。以融投资带动总承包发展的模式,为中建在广西打开了一个崭新的市场,也为其转型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推动力。

创新模式 构建基础设施转型支点

2006年,中建股份高瞻远瞩、超前谋划,将基础设施作为战略业务打造;“十二五”期间,明确了“532”转型的具体目标:基础设施业务“十二五”实现占总业务30%。目标的确立源于集团上下的共识:基础设施业务是中国建筑紧随国家战略投资导向,融入国计民生建设发展中的必然选择;是中国建筑作为大型建筑企业的必担之责;是中国建筑彰显品牌、树立社会形象的必由之路;同时也是中国建筑多元化发展、风险对冲的必要元素。经历了近10年的耕耘,中国建筑基础设施业务轮廓已逐步形成,成为了国内基础设施领域投资与建设的主力军;坚持从主端切入,以资本运作,依托高素质的投融资类专业人才团队,走出了一条以投资业务为主的差异化竞争之路。

2014年,中建股份创新基础设施投融资模式,采用“合资 项目管理 工程总承包”(合作投资)模式在南宁投资了第一个轨道交通类项目——南宁轨道交通2号线,工程总投资156亿元,全长21公里,是南宁市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

“合资 项目管理 工程总承包”建设模式的优势在哪里?据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基础设施事业部执行总经理赵广建介绍,该模式契合了国家在新的经济形势下所倡导的政府与民间资本采取“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全程合作”方式投资基础设施建设的政策思路,对企业和政府而言是一种双赢的模式,因此也受到了政府的青睐,目前已在其它项目成功复制。

中建南宁轨道交通2号线公司总经理胡卿纪称,在南宁轨道交通2号线项目中,中建股份既是项目的投资方,同时也承担着项目管理及设计施工总承包的工作,为企业的转型升级带来了机遇。对政府而言,项目建设总投资中的资本金按比例由中建股份与南宁市政府共同承担,其余资金则引入包括银行贷款、保险资金、信托基金等在内的社会资本。不同类型资金的合理优化组合,既能够保证项目的快速推进,又可以减轻政府的财政负担。

“合资 项目管理 工程总承包”建设模式在南宁轨道交通2号线项目的成功运作,为中建股份向基础设施业务转型大战略奠定了坚定的基石,为中国建筑基础设施业务的大跨越建立了新的支点。

目前,在国家大力推动PPP模式的背景下,探索基础设施领域新型商业模式,推动模式创新,已成为中建基础设施业务发展的不竭动力和源泉。湖北鄂州吴楚大道引入央企投资模式、深圳地铁9号线新BT模式、武汉四环线融资担保模式、南宁地铁2号线合作投资模式等,都是以小资金投入撬动特大型项目的典范。借此,中建基础设施业务结构也不断优化,锻造了轨道交通、铁路、公路、能源、水利和化工六大专业板块。在国家四通八达的交通枢纽网上,有中建承建的武汉四环线、重庆鼎山长江大桥、雀儿山隧道、哈大高铁和沪杭高铁等重要交通网络;在城市轨道交通网中,有中建承建的深圳地铁9号线、南宁地铁2号线、天津地铁六号线等重要干线……这些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不仅为当地居民带来了便利,更为城市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赵广建称,中建基础设施未来发展将实行投资区域化战略,目前已在山东、广西、深圳等地分别成立区域投资公司。区域投资公司是集团内部的投资平台,在区域内所有的投资项目都将通过平台管控,这样一方面可以缩短管理链条,使管控更有效、成本更低,另一方面可解决当前跨区域投资产生的效率低下问题。

“基础设施是中国建筑未来五年最为优先的发展方向,没有之一;基础设施规划是中国建筑‘十三五’规划体系中最为重要的支撑性专项规划,也没有之一。中国建筑通过超配的方式强力推进基础设施业务的快发展、大发展。”5月22日,中建总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中建股份董事长官庆在中国建筑2015年基础设施业务工作会上斩钉截铁地强调。

有顺应时代潮流的大构思——向基础设施转型的战略决心和战略坚守,有以提升履约品质为重点的内生能力——中建旗下一大批优秀骨干企业,有宏伟的中建愿景目标——最具国际竞争力的建筑地产综合企业集团,相信中国建筑必将在中国的城镇化建设中肩负起更重要的责任。

 本报记者 宋健 黄梅 通讯员 张慧 夏广滨

http://www.chinajsb.cn/bz/content/2015-07/03/content_16397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