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办国办发文提出 实现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 |
| 《 人民日报 》( 2015年07月09日 02 版)
|
| 2015/7/9 15:34:14 |
|
新华社北京7月8日电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的《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总体方案》8日对外发布。方案提出,积极稳妥推进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厘清行政机关与行业协会商会的职能边界,加强综合监管和党建工作,促进行业协会商会成为依法设立、自主办会、服务为本、治理规范、行为自律的社会组织。
方案明确,脱钩的主体是各级行政机关与其主办、主管、联系、挂靠的行业协会商会。方案还提出了四条基本原则,一是坚持社会化、市场化改革方向;二是坚持法制化、非营利原则;三是坚持服务发展、释放市场活力;四是坚持试点先行、分步稳妥推进。 方案确定了脱钩任务和措施:一是机构分离,规范综合监管关系;二是职能分离,规范行政委托和职责分工关系;三是资产财务分离,规范财产关系;四是人员管理分离,规范用人关系;五是党建、外事等事项分离,规范管理关系。 在组织实施上,方案明确,国家发展改革委、民政部会同有关部门,成立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联合工作组。
方案还提出,全国性行业协会商会脱钩试点工作由民政部牵头负责,2015年下半年开始第一批试点,2016年总结经验、扩大试点,2017年在更大范围试点,通过试点完善相应的体制机制后全面推开。 协会“去行政化”的关键一步
行业协会商会是政府与市场、社会之间的桥梁纽带,能够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服务企业发展、促进行业自律。然而,我国一些行业协会由于最初是随着政府机构改革和专业部门撤销设立的,行政色彩较浓,未能很好地实现政会分开。这些协会商会常被形容为“戴市场的帽子,拿政府的鞭子,坐行业的轿子,收企业的票子”。一方面,许多协会习惯于依靠行政主管部门开展工作,有的至今仍然与政府部门、事业单位一套人马、两块牌子,成为“二政府”。有的甚至借助行政主管部门的影响力向企业摊派会费,增加了企业负担。另一方面,政会不分也使行业组织难以放开手脚,不能真正为行业企业服务,难以在行业企业中形成影响力,体现不出行业企业权益的代表性和现代社会组织的自我管理自主性。 全面深化改革、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必须实现政会分开。此次出台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总体方案,就是厘清二者职能边界,实现协会“去行政化”的关键一步,将对理顺政府、市场、社会三者关系,建立政府依法行政、社会组织依法自治的新体制产生积极作用。 我国经济正进入增速换挡、结构优化、动力转换的新常态。脱钩有望激发行业协会商会的内在活力,使其在新常态下更好地发挥职能。行业协会商会具有专业、信息、人才、机制等方面优势,能做企业想要做、但靠单个企业做不到的事,能做市场需要做、却无人牵头去做的事,能做政府想要做、却无精力去做的事。脱钩后,行业协会商会的服务重心将真正转向企业、行业和市场。通过提供指导、咨询、信息等服务,行业协会商会将更好地为行业企业提供智力支撑,规范市场主体行为,引导企业健康有序发展。特别是在产业结构深度调整、企业创新转型加速的时期,需要行业协会商会提供专业服务、维护成员权益、引导行业自律,起到“传送带”“分流器”和“上挂下联”的作用,从而使宏观和微观之间实现更有效的衔接。
脱钩不是一脱了之、放任不管,而是要建立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的新型合作关系。这就要求相关政府部门在脱钩后加快立法、健全综合监管体系,把对行业协会商会的管理方式由以行政手段为主转变为依法监管的现代治理方式。同时,政府要给予行业协会商会必要的扶持,通过转变财政支持方式、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等政策手段支持其转型发展,鼓励其参与公共政策等事务,为行业协会商会提供更大的舞台。 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tml/2015-07/09/nw.D110000renmrb_20150709_3-02.ht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