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组织评估等级AAAAA   ●连续两届全国先进(民间)社会组织   ●全国优秀协会   ●全国建筑业先进协会   ●山西省全省社团建设先进单位   ●山西省社会组织创先争优活动先进党组织
公告:
广西建工:“八字理念”铸就“好文章”
来源:中国建设报 2015-07-20
2015/7/22 15:16:26

“文章千古在,仕途一时荣”。谈及工程质量,广西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广西建工”)总经理邓绍超表示,“建筑即文章”,一件好的建筑作品,虽无言矗立,却以其品质、功能、造型、工艺等内涵与形式感动世人,理应成为建筑人终身坚守的最高承诺及不懈努力的最大动力。这就是关于广西建工工程质量管理“八字理念”首要项——“正心”的简要表述。由此而发,邓绍超借用“正心、取势、优术、明道”“八字理念”讲述了广西建工的工程质量管理体系,并表示企业应以此力保精工品质、铸就千古“好文章”。

“正心”+“取势” 理念先行 顺势而为

“心正方能力强。”在邓绍超看来,每一个广西建工的员工都要有意识地肩负起保证工程质量的重任,而调动并发挥好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是其责任感萌发与坚持的最大保障。为此,该集团十分重视从思想意识层面进行由上而下的理念锻造,通过对“品质源于责任,诚信创造价值”之企业核心价值观的宣传贯彻,将“责任”二字深深镌刻于每一位广西建工人的心中。更重要的是,该集团从“人本主义”出发,厘清责任感与自豪感的关系,通过激发员工自豪感来增强其责任感。

建筑业对于国民经济发展、民生保障等的贡献不言而喻,但长期以来,建筑业“苦、累、脏、险”等社会固有印象深深伤害着每一个建筑人的情感。“通过每一位员工的努力,让广西建工成为世人尊敬的企业,使广西建工人成为令世人羡慕的企业人”——这是广西建工的企业愿景,更是对员工的一份承诺。如果说,近5年来该集团始终保持的29.2%的年平均发展增速为这份承诺提供了沉甸甸的砝码,那么企业以“花园式工厂”为目标构建起的体面式工作体系,则彻底改变了员工的自我定位。广西建工的理念,在于让每一位员工以置身建筑业为荣、以身为广西建工人为荣,在这份自豪感和荣誉感的感召下,自发地“砌好每一块砖”,以高品质的建筑作品维护行业、企业及个人的尊严。

正因为“正心”运动的长期打磨,广西建工在住房城乡建设部开展工程质量治理两年行动之时,即能在第一时间以极高的政治觉悟和极其灵敏的反应速度,顺势而为、迅速部署,是为“取势”。一是在思想上一以贯之的高度重视。自2014年9月开始,广西建工先后邀请有关专家就工程质量治理两年行动专项课题分别为集团公司中层以上领导干部以及法务、经营、项目经理等专业管理岗位人员进行培训,要求管理人员从思想上领会两年行动精神与内容。同时,加大宣传贯彻力度,统一思想,营造出“人人关心质量、人人抓质量”、“抓好质量有奖、抓好质量有地位”的良好氛围,有力地推动了活动的开展。二是行动上部署得当。该集团在召开打非治违、工程质量治理工作部署会议的基础上,深入开展为期两年的专项行动。企业在集团层面及下属公司均成立了专门的领导小组,制订了相关工作方案,迅速掀起了两年行动活动热潮,并取得了明显成效。

2014年,广西建工共获得“鲁班奖”两项,其中一项为广西第一个境外“鲁班奖”;另获“国家优质工程奖”4项,创广西区优质工程奖47项,占全区106项的44.3%。同时,广西建工承建项目在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广西建筑市场、工程质量、安全生产及工程质量治理两年行动落实情况的检查工作中得到一致认可,并获广西住房城乡建设厅通报表扬。

“优术”+“明道” 能力锻造 约之以规

这里的“优术”,非一般狭义理解的“技术创优”,运用起来,就是广西建工以其理念,通过多种方式保障工程质量的能力建设。“明道”的运用上,则指以制度化形成“方圆”,保障工程质量管理各项工作有规可依、扎实有效。

在“优术”方面,最值得称道的当属企业以更为合理的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提升其工程质量管控能力。近年来,广西建工在积极搭建“纵向贯通、横向支撑”之立体构架的过程中,积极提升供应链整合能力,严控核心原材料质量关,积极开拓内部市场,以集中采购、统一供应的方式避免在原材料源头上出现问题,从而有效保证了建筑产品的质量与安全。为此,广西建工利用大集团体制、大行业纵深优势,整合核心资源,控股了3家专业公司,即广西大都混凝土集团、广西大都物流公司、广西大都机械设备租赁公司。通过这3个平台,统一为集团公司所属建筑施工企业供应混凝土、钢材和机械设备租赁。目前,广西建工已在广西主要地区的重点在建项目做到集中采购全覆盖,对于工程质量保障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同时,此举大大降低了采购成本,为企业开启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利润增长点。

以加强科技创新及加大人力资本投入为双面支撑保障工程质量,则是广西建工“优术”的另一种表现。如通过打造企业科技创新体系、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强化核心技术研发等方式,以强大技术杠杆支撑起优质工程建设;通过加大奖励力度、深耕员工培训、完善质量管理人员配置等人力资本投入,将“以人为本”理念引向深入,为工程质量覆上最坚固的防护罩。

“无规矩不成方圆。”工程质量治理无疑需要制度化的保障,广西建工称其为“明道”。以“创新力”衡量,最值得借鉴的有两方面内容:一是创新总工程师队伍体系、安全总监制度,落实工程质量管理目标。为此,集团编制了《广西建工总工程师队伍管理暂行办法》、《广西建工安全总监队伍管理暂行办法》等规章制度,以逐级分解、层层落实的形式预防和解决问题,实现预期目标。二是以标准化、信息化助推企业质量管控。为贯彻落实两年行动方案要求,广西建工于2014年9月编制印发了广西首部建筑企业标准化图集《广西建工安全生产与文明施工标准化图集》,为现场标准化管理提供了依据;建成办公、财务、人力资源、项目管理、远程音视频监控等六大信息系统,进一步提高了企业信息化、精细化管理能力。“总体来说,我们提炼出了‘质量精细化、安全标准化、管理规范化’的‘三化’方针,以切实可行的各项制度保证实效。”广西建工副总工程师肖玉明表示。

“一带一路” 深化“走出去” 强根固本成关键

随着国家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发挥广西与东盟国家陆海相邻的独特优势,加快北部湾经济区和珠江—西江经济带开放发展,构建面向东盟的国际大通道,打造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新的战略支点,形成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丝绸之路重要经济带的重要门户”的广西新定位为广西建工加快战略转型指明了方向。

20世纪60年代,广西建工积极承担海外经援任务,坚决迈开了“走出去”的时代步伐。当前,广西建工在东盟多个国家设立了20多家分公司或销售部,承接项目不计其数。在非洲、中东等地区,广西建工同样拥有良好的市场信誉和品牌影响力。此次借助建设“一带一路”契机,广西建工将进一步深化集团“走出去”战略部署,对自身要求也更加严苛。他们提出,能不能更好地抓住机遇,强根固本是关键。其中,最根本的又当属以过硬的工程质量水平打造良好的企业品牌。为此,广西建工将以此为着力点进一步深化企业管理和工程治理的系统化建设,强化对施工质量的过程管控,集中优势、补齐短板,有效提升国际竞争力,拓宽企业的发展空间,助推其千亿元企业目标的早日实现。

“对这‘八字理念’进行借鉴运用和升华后,广西建工以其为指导,一方面积极学习借鉴其他先进企业的经验和做法,另一方面结合企业实际创新了一些做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质量管理永远在路上,我们还要一以贯之地进行总结和探索。”邓绍超说。从更高层面看,这一切都源于一家大型国有建筑企业的使命感。使命感促使他们坚守“好文章”之至高追求,也督促其以自我实践证明“建筑国企也能搞好”这一命题。源于此,广西建工在全国经济下行的形势下逆势而上,保持稳定增速并创造了比同行业平均增速高10多个百分点的“广西建工速度”。目前,广西建工名列“中国企业500强”第220位,跃居该榜单省(自治区、直辖市)级建工集团第二位、西部行业企业第一位、广西企业第一位;名列“中国承包商60强”第6位,是广西营业收入规模最大的企业。

 本报记者 王燕生 查炎平 
 

http://www.chinajsb.cn/bz/content/2015-07/20/content_16527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