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组织评估等级AAAAA   ●连续两届全国先进(民间)社会组织   ●全国优秀协会   ●全国建筑业先进协会   ●山西省全省社团建设先进单位   ●山西省社会组织创先争优活动先进党组织
公告:
世界技能大赛中国能否金牌“零”突破广受关注
《工人日报》(2015年08月11日 05版)
2015/8/12 11:27:22

本报讯(记者罗娟)被誉为“世界技能奥林匹克”的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8月11日至16日在巴西圣保罗举办,第三次参加世界技能大赛的中国队迄今为止最好成绩是银牌,中国离世界技能大赛金牌榜有多远成为最为瞩目的问题。
“世界技能大赛对我国在国际上产生的影响力,不亚于奥林匹克运动会。”7月28日,在人社部组织的中国代表团出征巴西参加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的新闻通气会上,人社部职业能力建设司司长张立新告诉《工人日报》记者。
《工人日报》记者了解到,世界技能大赛每两年举办一次,竞赛标准和规则大大高于国内标准和规则,竞技水平代表了各领域职业技能发展的世界水平。而且世界技能大赛有着严格的参赛年龄限制,即单人项目选手不超过22岁,团体项目选手不超过25岁。世界技能大赛另一个特点是每个国家在每个项目中只能派出一名选手或一个团体,因此,每一位参加的选手都是各国在该领域最优秀的代表。
此前,第41届世界技能大赛于2011年10月在英国伦敦举行,中国首次派出代表团参加这一赛事,参加了数控车床、焊接等6个项目的比赛,获得了1枚银牌和5个优胜奖。第42届世界技能大赛于2013年7月2日在德国莱比锡开幕,中国派出26名选手参加其中22个项目的竞赛,最终收获1枚银牌(项目是美发),在数控铣、制冷、印刷领域获得3枚铜牌及13个项目的优秀奖。
“中国代表团在本届世界技能大赛上的目标就是夺取金牌。”张立新说。近年来,中国选手在国际赛场上获得了很多经验和能力,积累了经验。人社部派代表到新西兰、英国分别参加了大洋洲技能大赛和英国国家选拔赛,广州市工贸技师学院还举办了部分参赛项目广州邀请赛,等等。此外,本次为了备战,进行了认真遴选,共有9个省(市)、4个行业承担了29个项目的全国选拔赛组织实施工作,选出了213名选手入围全国集训。
人社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本届世界技能大赛中我国选手普遍提高,乐观估计,一些项目具有一定优势,比如曾经获得过银牌的焊接和美发,选手具备实力取得奖牌和获得更好成绩。不过,张立新同时分析:“我国参加世界技能大赛比赛经验少,对于比赛规则的把握能力需要提高,大赛设备、工具等多种不确定因素较多,不同程度影响着选手夺‘金’。”
世界技能大赛夺“金”呼声让许多人关注到我国技能人才队伍建设面临的数量不足、结构不合理等突出问题。根据人社部的统计,我国技工劳动者有1.5亿,仅占城镇就业人员的39%,占就业人员总量不到19%;高级技能人才有3762.4万人,仅占技能劳动者总数的25.2%,占就业人员总量不到5%。
张立新说,“当前我国经济增长方式总体还属于粗放型,处于国际分工的低端,经济增长快而不强,大而不优,技能水平不够高,尤其是顶尖技能人才奇缺,总量不足。离技工强国还有很大一段路要走。”
张立新补充说,世界技能大赛夺金,不是政绩工程,也不是金牌主义,竞标主义,而是希望能够引发全社会关心和重视技能人才,通过媒介的关注,引发全社会的关注和民众对于技能人才的尊重。
“如同奥运会第一金,我们也希望中国在世界技能大赛上实现‘零’的突破,早日成为受国际社会瞩目的技能强国和大国。”张立新说。

http://media.workercn.cn/sites/media/grrb/2015_08/11/GR050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