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省推介PPP项目首批端出12块“蛋糕” |
| 时间:2015-11-27 06:57 来源:山西新闻网--山西晚报
|
| 2015/11/29 14:54:42 |
|
本报11月26日讯(记者 许晶晶)今天上午,山西省首批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示范项目推介会召开,推介了我省首批国家级PPP示范项目3个、首批省级PPP示范项目9个。 今年9月底,财政部公布了全国第二批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示范项目,共206个,总投资6589亿元,其中我省有3个项目成功入选,涉及水务、医疗、市政三大领域,分别是:太原市晋阳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一期工程项目、太原市妇幼保健院迁建工程项目和长治市污泥餐厨(垃圾)处置项目,总投资41.5亿元。 推介会上,省财政厅相关负责人介绍,与全国相比,我省PPP项目无论是数量还是规模都偏小。在财政部公布的全国第二批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示范项目中,我省仅有3个。与全国其他省市相比,入选数量偏少,只占到全国的1.5%;投资规模偏小,只占到全国的0.6%。与其他各省的差距明显,周边各省中河北省入围13个,占比6.3%;陕西省入围5个,占比2.4%;内蒙古自治区入围9个,占比4.4%;河南省入围41个,占比20%。无论是数量还是规模,我省所入选示范项目占全国的比重都很小。 目前,经各市财政部门推荐,并进行认真比对分析和专项评审,省财政厅确定太原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项目、长治市污水处理项目、运城市大西高铁客站周边片区项目、阳泉市污水处理厂二期项目、晋中—太原城际铁路项目、祁县文化中心和周边配套设施项目、临汾市河西污水处理厂项目、临汾市龙祠水源净水厂改扩建项目和太原市循环经济环卫产业示范基地(园区)9个项目,作为全省首批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示范项目,总投资332.45亿元。 据了解,今年我省已经建立了省级PPP项目库,面向全省征集PPP项目,并且将形成常态化申报、动态化管理的运作模式。截至10月底,共有32个PPP项目纳入了我省项目储备库,总投资941.56亿元。 目前,我省正在筹划培育的还有交通、科技、医疗、地下综合管廊、污水处理等重大项目若干个,总投资1205亿元。我省还将建立第三方咨询机构和专家库,向社会公开招聘咨询机构和专家。
○权威解读
“通过PPP模式提供公共服务,不仅可以破除各种行政垄断,打破‘玻璃门、弹簧门、旋转门’,还可以‘借市场之力’,引入民间资本参与投资公共服务。”山西省财政厅厅长武涛表示,推广PPP,是推动公共服务从“政府供给”向“合作供给”的一次重大转变。
○政策红利
推介会上,省财政厅厅长武涛表示,我省将出台一系列政策红利来推动PPP工作。 本报记者 许晶晶 ○名词解释
PPP模式,是指政府与私人组织合作建设城市基础设施项目,或是为了提供某种公共物品和服务,以特许权协议为基础,彼此之间形成一种伙伴式的合作关系。双方通过签署合同来明确各自的权利和义务,以确保合作顺利完成,最终使合作各方达到比预期单独行动更为有利的结果。PPP模式让政府与社会主体建立起“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全程合作”的共同体关系,政府的财务负担减轻,社会主体的投资风险减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