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永动机” |
| 来源:中国建设报 2015-11-27
|
| 2015/12/1 15:06:53 |
|
银装素裹,如水墨山水。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近期都大雪飘飘。与美景同时来临的,还有路面湿滑、交通受阻等困难。让人欣慰的是,以往路面的持续冰雪状况现在越来越少,在下雪区域的许多高速公路上、城市街面上、机场跑道上……一辆辆除雪车在大显身手,其中山东汇强重工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汇强公司)的车辆占了很大比重。汇强公司如何在短短几年内成为了行业“黑马”?记者日前采访了该公司董事长段会强。 以工匠精神做企业 记者:近期北方的大雪天气让许多地方了解了汇强公司除雪车辆及设备。据了解,汇强公司成立不到10年的时间,为国内外提供了近5000台套公路、机场、环卫的除雪、环卫设备,并且研制了国内首台磁悬浮轨道除雪车。您是如何做到这一步的呢? 段会强:汇强公司为什么能发展到现在?首先受了家族的影响。我们家族一直做工业企业,工业基础非常好,到我这儿是第四代。这个过程也经历过很多波折。 记者:看来家族对您的影响非常大。那当初您是继承了家族的企业或者说是在家族企业的基础上发展起现在的公司吗? 段会强:不是。我们家族虽然一直是做工业的,但汇强公司是我父亲让我创立的,因为祖辈父辈的基础也带动了我。我总结了我们家族企业的一些方式方法,像父亲那一代人是纯粹搞技术的人员,他们对质量的要求非常高。比方说有一个零部件需要生产,他们会把这个零部件做成精品,他不会问你这个产品有多少数量,会认真按客户的要求做出来,不管是1个还是100个。他们是优秀的机械传承人,会把每个细节都会做得更好。 记者:您是如何定义“基础”的呢? 段会强:举个例子,为什么国内的一些高端精密的产品与国际水平差距很大呢?是基础零部件不行。做每一个产品都应该从基础抓起,过程跟结果一样重要。简单地说,开始先把一个螺丝研究明白了,再研究它的整机,把整机实验好了,再想到用户怎样使用,最后想到用户如何维修,最终才推出这个产品。我们一直以工匠的精神来做企业。 记者:重基础、重质量是一个企业健康发展的基石,许多人都明白。但市场存在各种各样的困难和诱惑,您是如何来保证产品质量的呢? 段会强:做企业就要用心去做。要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企业,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产品。汇强公司成立以来,就想更精准地把这种理念带给企业的每一位员工,精益求精,确保质量。现在公司产品有两大系列,一个是环卫系列,叫“绿色金刚”系列;一个是除雪系列,叫“黄色金刚”系列,已成为国内外用户的首选品牌。 差异就是商机 记者:我很好奇。您的家族企业既不做除雪机械,也不做环卫机械,您当时也没有这方面的资源,为什么放弃家族既有基础的行业而投入到新领域呢? 段会强:当时在选择方向时也思考了很多。企业今后想要发展,必须要创新,走自己的道路,必须干一代产品,储备一代产品。比如我们现在除雪、环卫设备行业已成为龙头企业,但我们从2012年开始研发可装配式混凝土住宅和PC生产流水线项目。现在对国内外市场进行调研,进行智能化装备的设计和研发,争取2016年投放市场。所以才有今天的成就。除雪设备也是一次偶然的机会在瑞典出差,适逢大雪,当时正在作业的除雪车吸引了我。我认为除雪车有一定技术含量,且还有改进的空间,当时国内广大的市场基本没有开发,投入不会太大,正好适合当时我的情况。但要想成功,必须以高端除雪设备的研发为定位,才可以成功。所以我们引进高端装备,加强研发和创新,在2007年推出了国内外第一台无线遥控智能除雪设备。 记者:那么,汇强公司2011年开始做环卫设施也是这种思路吗? 段会强:我们经常去国外调研,会观察国外的一些市政设施、装备。当我看到国外垃圾压缩设备时,觉得是中国要学习的方向。2010年我就开始调研,当时我把国内环卫设施的情况都调研了,一些知名环卫制造企业,只做清扫、清洗、运输等环卫车辆,市场上的垃圾压缩设备很少,且以外资企业的产品为主,价格相对较高。2011年我下决心还是从产品差异化角度入手,开始技术改造,引进国外先进装备,开始研发垃圾压缩设备。2012年赶上我国许多地方开始推行城乡环卫一体化,迎来了垃圾压缩设备的春天。所以说机会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 记者:这么说来每次您的新产品一出,就赶上市场需求从不温不火到很快就有很大突破,您认为是每次都能受到机遇的青睐还是您本身就很有前瞻性? 段会强:其实我推出每一种产品的时候都会做很长时间的调研。从产品生产、销售到服务都会调研。例如当我想进入一个领域后,能做其中的什么产品呢?不是拍脑袋,而是通过周密的调研、分析后再做决定。我走的是一条产品差异化的路线。所以说企业不怕没有资金,就怕没有思路。 技术驱动未来 记者:我注意到,无论汇强公司在保证产品质量方面,还是在当初通过差异化确定产品方向方面,一直离不开的是技术的提升及创新,这是企业的理念吗? 段会强:是的,离开技术的创新,产品的质量是很难提升的,也没有差异化的优势了。汇强公司一直注重研究国内外的新产品、新技术。公司理念是:科技以人为本,技术驱动未来。现在公司国内有三个技术中心,一个是潍坊市级工业设计中心,一个是潍坊市城市道路应急设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再一个是山东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008年,公司还在美国设立了技术中心。这些技术中心的相继建立,保证技术的持续创新,取得了近百项专利的业绩。此外,还于2012年10月成立了院士工作站,中科院院士闻邦椿教授带领科研团队,更加推动了汇强公司从创新到创造的发展。 记者:听说您费了很大精力才请到院士来企业把脉。是这样吗?当时您为什么要有成立院士工作室的想法呢? 段会强:当时公司要研发振动式破冰机,一些关键技术是世界难题,因此我就关注国内外这方面的专家。闻邦椿是这方面世界级的知名专家,一次偶然机会我认识了他,但他们对参与民营企业的课题很慎重。我多次去沈阳或他出差的地方找他,最后他被我的诚意打动。院士工作站的设立,不管是对产品技术的提升,还是对企业员工的鼓舞,都为企业发展带来创新的活力。
本报记者 王庆 http://www.chinajsb.cn/bz/content/2015-11/27/content_175730.ht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