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组织评估等级AAAAA   ●连续两届全国先进(民间)社会组织   ●全国优秀协会   ●全国建筑业先进协会   ●山西省全省社团建设先进单位   ●山西省社会组织创先争优活动先进党组织
公告:
倾全省之力营造清明的政治生态
2014-09-15 04:53 来源:山西新闻网--三晋都市报
2014/9/15 18:45:16

评论
    山西政治生态存在的问题被曝光,凸显出存在于山西官场一些不利于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因素。风口浪尖上的山西,政治生态面临一次全面优化,而优化的重要利器就是反腐。
    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刘云山在9月1日的全省干部大会上指出,山西的政治生态存在不少问题,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势严峻。
    何为政治生态?政治生态,是一个地方政治生活现状以及政治发展环境的集中反映,是党风、政风、社会风气的综合体现,其核心是领导干部的党性问题、觉悟问题、作风问题。
    毫不讳言,山西之“病”久矣。特殊的地理环境条件造成了山西长期依赖资源,尤其在煤炭主导经济的山西省情之下,在唯GDP论的指挥棒下,山西政治生态渐渐出现畸变。官商勾结、权钱交易、权色交易出现后,始作俑者却得不到应有的惩罚,萧规曹随,如影随形,贪腐遂成泛滥之势。加上病因常变,而方剂老旧,对于贪腐行为的纵容、包庇、绥靖,使得山西钱权交易的行为呈网格状发展,形成“窝案”,并将这一恶习渗透到社会生活各个领域。一些领导干部慷国家之慨,通过非法手段,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商品化,把共产主义理想利益化,严重背离了人民公仆的宗旨意识,为害干群关系,党的形象受到严重危害。频频被查处的贪腐案件,触目惊心的贪腐数额,难以置信的贪腐手段,山西一些党员干部严重的贪污腐化行为,在人民群众中造成了非常恶劣的影响,并严重影响到我们的经济建设。
    畸形政治生态,诞生了畸形的官场习性。一些人不再把宗旨意识、理想信念、个人能力当作进阶的必备,能力不如关系,不愿“板凳要坐十年冷”扎根基层服务人民,他们开始将目光投向有权有势的领导,采取纳贡、谄媚、讨巧等封建手段,希望加入一个又一个圈子,“老乡会”“秘书帮”“同学会”等等,导致买官卖官盛行;一些人开始无为而治,遇到问题躲着走,碰到困难绕着走,欺上瞒下,不干事,不出事,如此不作为的行径,丑化了党和政府在人民心目中的形象;一些人花钱买官,上位后卖官鬻爵,开始肆无忌惮地攫取公共利益,凡事讲交易,办事必谈钱,牺牲了国家利益,满足着个人私利。
    畸形政治生态之下,金钱至上、一切向钱看、唯利是图等腐朽思想蔓延到全社会。“老板”背后是官员,官员背后多“老板”,形成了危害全社会的利益相关者;权力寻租呈现全民化倾向,“无人不求人,人人都被求”,出门办事先找关系,“经营人脉”成为为官、搞经营的潜规则,最终劣币打败良币;依附攀附严重,利益圈子固化,假话虚话泛滥,选拔干部程序异化,严重危害了我们党几十年建立起来的良好政治生态。
    痛定思痛,要重塑一省党政干部形象,重塑山西好形象,必须从内部抓起、从提高干部素质抓起,做到从严治党,从严治官,从严治吏。
    “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韩非子)。打铁还需自身硬。大力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净化政治生态,是一项系统工程,我们要找准病因、病源,对症下药,多管齐下,建立一套透明可行的制度,做到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要强化顶层设计,强化思想建设,树立正确的权力观、事业观、人情观,让全体党员干部做到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进而不能为亲情所累、为私情所累、为人情所累。只有将制度落到实处,让制度真正发挥作用,依法治国的方略才能层层推进。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治党,今天的山西,需要真正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六条禁令”,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不再做官样文章,才能给富民强省创造一个良好的政治环境和制度环境。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指出:“改进工作作风,就要净化政治生态,营造廉洁从政的良好环境。”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健康的政治生态,事关山西未来、人民福祉。当前,山西正处在重要的历史关头,既面临许多重大机遇,又面临许多困难和严峻挑战。在国内外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多重压力之下,进退须臾,不进则退。我们要借助中央大力反腐这一契机,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大力弘扬廉洁廉政文化,动员全社会力量,倾全省之力全民反腐,革弊立新,激浊扬清,铲除滋生腐败的土壤,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风尚,形成更为清明的政治生态,开创山西政通人和、弊绝风清的新局面。

http://www.sxrb.com/sxxww/xwpd/sxxw/411273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