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组织评估等级AAAAA   ●连续两届全国先进(民间)社会组织   ●全国优秀协会   ●全国建筑业先进协会   ●山西省全省社团建设先进单位   ●山西省社会组织创先争优活动先进党组织
公告:
关于印发《2016年全民科学素质行动工作要点》的通知
来源: 时间:2016/4/13 15:52:00
2016/4/15 9:26:53

纲要办发〔2016〕1号

全民科学素质纲要实施工作办公室各成员单位,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纲要办(科协),各副省级城市纲要办(科协),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纲要办(科协):

现将《2016年全民科学素质行动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确保2016年全民科学素质工作任务圆满完成。

全民科学素质纲要实施工作办公室

2016年4月1日


2016年全民科学素质行动工作要点

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起步之年。2016年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要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中央决策部署,继承创新、拓展提升,开放协同、精准发力,扎实推进全民科学素质工作取得新成效,为实现到2020年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建设水平迈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开好局,为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伟大胜利提供更加有力支撑。

2016年在全面推进全民科学素质各项工作的同时,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全面推进“十三五”全民科学素质工作

深刻领会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对倡导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进一步提高公民科学文化素质提出的新要求,全方位启动“十三五”公民科学素质建设。

(一)广泛深入宣传普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1.围绕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的需求,大力普及宣传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着力普及宣传创新是引领发展第一动力的观念,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着力普及宣传协调是可持续健康发展的观念,牢固树立可持续发展、协调发展的意识;着力普及宣传绿色是永续发展的观念,牢固树立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激发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着力普及宣传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观念,牢固树立互利共赢的意识,促进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着力普及宣传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理念,牢固树立科技创新为了人民、依靠人民、人民共享的意识,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和参与创新创造创业的积极性。(各成员单位)

(二)紧紧围绕中央部署,全面落实全民科学素质纲要实施工作各项任务

2.推动印发《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16-2020年)》(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将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目标和要求,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科技创新“十三五”规划。(中国科协、发展改革委、科技部)

3.按照《实施方案》的要求,制定具体措施,密切配合,抓好落实,将科学素质工作纳入本部门、本系统的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加强对本部门、本系统科学素质工作的指导。引导和支持各地把公民科学素质建设作为推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纳入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把实施《科学素质纲要》的重点任务列入年度工作计划。(各成员单位)

4.召开全民科学素质纲要实施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全面部署“十三五”《科学素质纲要》实施工作。开展《实施方案》宣讲解读,发布《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白皮书》。(全民科学素质纲要实施工作办公室)

(三)大力倡导科学精神,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5.组织各级各类新闻媒体深入宣传中央领导同志关于科技工作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大力宣传重大科技工程项目、科技领域重要活动,反映我国科技事业发展成就,广泛开展科技领域经验和典型宣传,弘扬科学家科技报国的高尚情操、无私奉献的爱国情怀和坚守创新的科学精神,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各成员单位)

6.加大科技宣传力度,扶持科技宣传报道做大做强,制作更多适合在电视、广播电台和互联网同步传播的科普作品,鼓励办好电视科普频道、栏目,举办科技类全国电视大赛。鼓励报刊和网站增加科普内容或增设科普专栏。组织开展科技宣传报道编辑记者学习培训。(中央宣传部、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科技部、中国科协)

7.全面总结“十二五”科学素质工作取得的经验和成绩,对“十二五”以来《科学素质纲要》实施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和业绩的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进行表彰。(中国科协、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科技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农业部)

二、紧紧围绕创新创造创业主题,广泛开展全民性科技教育、传播和普及活动

把握双创时代潮流,突出工作主题,弘扬创新创业精神,加大科普宣传力度,广泛深入开展主题性、全民性、群众性科普活动,促进在全社会形成崇尚科学、崇尚创新的社会氛围。

(一)围绕纲要主题,广泛深入开展科普活动

8.紧扣主题主线,结合部门特色,广泛开展专题科普活动。组织好质量月、安全生产万里行、世界气象日、世界地球日、世界环境日、国际减灾日、世界湿地日、世界标准日、“科学与中国”院士专家巡讲、气象防灾减灾宣传志愿者中国行、全国防灾减灾宣传周、质检科技周、林业科技周等各类专题科普活动。(各成员单位)

(二)服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激发公众创新创造创业热情

9.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实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部署要求,充分发挥提升公民科学素质对服务社会、改善民生的推动作用,大力宣传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创新创造等内容,宣扬创新创业精神,促进就业观念转变,激发创业热情,带动更多劳动者积极投身创新创业活动。(各成员单位)

10.聚焦创新创造创业主题,加大科普宣传力度,深入开展全国科普日、科技活动周、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全国食品安全周等主题活动,推动形成崇尚创新创造创业的社会环境。(各成员单位)

(三)回应社会关切,大力营造科学理性的社会氛围

11.深入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优化学术环境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94号),大力开展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广泛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普宣讲教育活动,弘扬科学道德,形成鼓励创新、宽容失败、防止造假的科技创新环境,推动形成更好的学术环境,激励广大科技工作者投身创新实践。(各成员单位)

12.围绕社会广泛关注的医疗保健、环境保护、应急安全、防灾减灾、生命文化等热点和焦点问题,及时开展科普创作和传播,快速、准确为公众解疑释惑,编写《科学解读公众关注热点》,强化专题宣传,提高公众科学理性和健康生活能力。(各成员单位)

三、聚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厚植公民科学素质基础

突出重点带动,着眼薄弱环节,强化精准服务,推动全民科学素质整体水平稳步提升,着力夯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群众基础和社会基础。

(一)实施青少年科学素质行动

13.完善中小学科学课程体系,研究提出中小学科学学科素养,更新中小学科技教育内容,加强对探究性学习的指导。修订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增强中学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教学的横向配合。(教育部)

14.修订普通高中科学与技术领域课程标准,在完成修订稿的基础上,广泛征求意见完善并颁发。规范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机制,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与科学实践、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深入实施“中学生英才计划”和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加强普通高中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强化中等职业学校科技教育,系统提高学生科学意识和综合素养。(教育部、中国科协)

15.组织开展大学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计算机等课程改革,实施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引导大学生转变就业择业观念,成立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联盟,支持在校大学生开展创新性实验、创业训练和创业实践项目。进一步规范青少年科技竞赛活动,大力开展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挑战杯”大学生科技竞赛、“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等活动。(教育部、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

16.广泛组织开展学校科技节、公众科学日、红领巾科技小社团、“科技之光”青年专家服务团和全国青少年高校科学营、求真科学营等活动。积极推进科技场馆、博物馆、科普大篷车进校园。(中国科协、教育部、科技部、文化部、中科院、文物局、共青团中央)

17.大力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青少年科普活动,满足青少年对科技、教育信息的个性化需求。面向农村学生,特别是农村留守儿童开展科技辅导、心理疏导、安全健康等方面的志愿服务。加强各类家长学校和青少年科普阵地建设。开展科技类亲子体验活动,搭建传播科学家庭教育知识的新平台,提高家长特别是母亲的科学素质。(教育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民委、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体育总局、食品药品监管总局、质检总局、林业局、旅游局、中科院、工程院、地震局、气象局、中科院、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中国科协)

(二)实施农民科学素质行动

18.大力开展农业科技教育培训,深入实施现代青年农场计划、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轮训计划、农村青年创业致富“领头雁”培养计划,促进农业农村创新发展。深入实施巾帼科技致富带头人培训计划,培育一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新型职业女农民。(农民科学素质行动协调小组各成员单位)

19.深入开展世界粮食日、健康中国行、千乡万村环保科普行动、农村安居宣传、科普之春(冬)等各类科普活动,提高农民科学素养,建设美丽乡村和宜居村庄。(农民科学素质行动协调小组各成员单位)

20.加强农村科普信息化建设,实施农村青年电商培育工程。建设科普中国乡村e站,大力开展农民科学素质网络竞赛、新农民微视频展播等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科技教育和科普活动。发挥中国智慧农民云、科普中国服务云、中国环保科普资源网、中国兴农网、农村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农村科技网络书屋等作用,帮助农民提高科学素质。(农业部、中国科协、中央组织部、科技部、国家民委、民政部、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文化部、卫生计生委、质检总局、食品药品监管总局、林业局、地震局、气象局、全国妇联)

(三)实施城镇劳动者科学素质行动

21.深入实施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全面推进高级研修、急需紧缺人才培养、岗位培训、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建设等重点项目,开展少数民族专业技术人才特殊培养工作。帮助专业技术人员开展技术攻关、解决技术难题,参加跨行业、跨学科的学术研讨和技术交流活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22.积极开展订单式、定岗、定向等多种形式的就业技能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安全生产培训和创业培训,基本消除劳动者无技能从业现象。组织开展技能就业培训工程暨高校毕业生技能就业和新一轮全国百家城市技能振兴等专项活动,深入实施国家高技能人才振兴项目,开展全国职工技能大赛、全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全国青年岗位能手、“青创先锋”评选等工作。(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

23.大力开展农民工求学圆梦行动、“春潮行动”——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家政培训、城乡妇女岗位建功评选等活动,提高进城务工人员在城镇的稳定就业和科学生活能力,促进常住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民政部、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中国科协)

24.继续深入开展全国安全生产月、安全生产科技周等大型宣教活动,持续推进安全培训,提高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其他从业人员及农民工的安全生产素质。(安全监管总局、科技部)

25.深入开展“大国工匠”“最美青工”、智慧蓝领、巾帼建功等活动,激发职工创新创造活力,形成人人崇尚创新、人人渴望创新、人人皆可创新的社会氛围。(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央宣传部、教育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民政部、卫生计生委、质检总局、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安全监管总局、中科院、工程院、地震局、气象局、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中国科协)

(四)实施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行动

26.认真贯彻落实《2013—2017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有关部署要求,严格执行《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有关规定。重点加强市县党政领导干部、各级各部门科技行政管理干部、科研机构负责人和国有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技术负责人等的教育培训。(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行动协调小组各成员单位)

27.在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中,加强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等内容的学习,把树立科学精神、增强科学素质纳入党校、行政学院和各类干部培训院校教学计划。鼓励领导干部和公务员通过网络培训、自学等方式强化科学素质相关内容的学习。(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行动协调小组各成员单位)

28.在干部培训教材建设中强化新科技内容的编写和使用,编发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应知必读科普读本。编制《新科技干部必读》。(中国科协、中央组织部)

29.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改进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工作的有关要求,在党政领导干部、企事业单位负责人任职考察、年度考核中,强化与科学素质要求有关的具体内容。在公务员录用考试中,强化科学素质有关内容。制订并不断完善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监测、评估标准。(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30.办好院士专家科技讲座、科普报告等各类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普活动。继续在党校、行政学院等开设“科学思维与决策”系列课程。做好心理健康服务工作,组织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到科研场所实地参观学习,积极开展院士专家咨询服务活动。(中科院、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31.推广发布一批优秀科普作品,选树一批弘扬科学精神、提倡科学态度、讲究科学方法的先进典型。(科技部、中科院、中国科协、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

(五)强化薄弱环节科学素质工作

32.实施科普精准扶贫,加强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集中连片贫困地区科普服务能力建设,加大对农村留守儿童、留守妇女和留守老人的服务力度。大力开展巾帼科技致富工程、巾帼科技特派员、巾帼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建设等工作,组织开展“智爱妈妈”活动,编发《妇女科学素质读本》,努力提高农村妇女科学素质。(国家民委、科技部、农业部、全国妇联、中国科协)

33.实施科普援藏援疆工作,加大科普资源倾斜力度,加强双语科普创作与传播。继续开展“边境民族地区双语科普试点”和“全国少数民族大学生暑期实习计划”工作。(国家民委、科技部、民政部、中国科协)

四、强化科普供给侧改革创新,提升公民科学素质公共服务能力

围绕需求导向,把信息化作为提高公民科学素质公共服务能力的重要手段,切实推进全民科学素质工作创新发展,不断扩大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

(一)实施科普信息化工程

34.继续打造科普中国品牌,建设众创、众包、众扶、众筹、分享的科普生态圈。建设科普中国服务云,实现科普的信息汇聚、数据分析挖掘、应用服务、即时获取、精准推送、决策支持。建立完善网络科普内容科学性把关、网络科普传播舆情实时监测机制。深入探索利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的科普公共服务新模式,实现科普的倍增效应。(各成员单位)

35.支持优秀科普原创作品以及科技成果普及、倡导健康生活方式等重大选题,支持科普创作人才培养和科普文艺创作。大力开展科幻、动漫、视频、游戏等科普创作,推动制定科幻创作的扶持政策,加强科普创作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各成员单位)

36.依托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手段,定向、精准地将科普信息送达目标人群。通过科普中国服务云、科普中国V视快递、科普中国e站推送等方式,用好“科普三农”、环保科普365微信公众号等平台,推动科普信息在社区、学校、农村等的落地应用。鼓励科研机构运用科普公众号等新媒体手段广泛开展科学传播,强化科普头条新闻推送。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集中连片贫困地区群众及青少年等重点人群的科普信息服务定制化推送力度。(各成员单位)

(二)实施科技教育与培训基础工程

37.鼓励有条件的高等师范院校开设科技教育等专业或相关课程,培养更多科技教育师资。在“国培计划”中,加强科学教师科学素质能力培训,培养“种子”教师,推动各地加大对科学教师以及相关学科教师的培训力度。(教育部、发展改革委)

38.不断更新丰富科技教育培训的教材内容,开设专业课程与科技前沿讲座等。将科普工作与素质教育紧密结合,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及环境保护、节约资源、防灾减灾、安全健康、应急避险、科学测量等相关科普内容纳入各级各类科技教育培训教材和教学计划。加强职业教育、成人教育、民族地区双语教育和各类培训中科技教育的教材建设。按照《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要求,丰富科学教育类教师教育课程资源。(各成员单位)

39.大力推广科技教育优秀教学成果。加强学生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研究建立符合我国青少年特点、有利于推动青少年科学素质提高和创新人才培养的青少年科学素质测评体系。(教育部)

40.建设科技教育培训基础设施,重点加强农村边远贫困地区中小学科技教育硬件设施建设。调动社会资源积极参与中小学科技教育网络资源建设,不断丰富网络教育内容。鼓励高校、科研院所、科技场馆、职业学校、成人教育培训机构、社区学校等各类公共机构积极参与科技教育和培训工作。(教育部、国土资源部、质检总局、中科院、工程院、文物局、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中国科协)

41.推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科技专家参与科学教师培训、中小学科学课程教材建设和教学方法改革。推动有条件的中学科学教师到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重点实验室参与科研实践。加强高校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推动高校师生广泛树立科学道德和科学精神。推动实施“科学与中国”科学教育计划。进一步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中国科协、教育部、科技部、发展改革委、环境保护部、中科院、工程院、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

(三)实施社区科普益民工程

42.深入开展科技、文化、安全、健康、环保进社区等活动。组织开展社区气象、防灾减灾、燃气用电安全、电梯安全以及社区居民安全技能、老年人急救技能培训等各类应急安全教育培训。面向城镇新居民开展适应城市生活的科普活动,帮助新居民融入城市生产生活。(各成员单位)

43.编制《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6-2020年)》,研究起草关于推进城乡社区治理现代化的指导意见,将社区科普工作纳入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和城乡社区治理现代化建设总体部署。(民政部)

44.推动基层服务中心融合发展,在新建及现有的基层服务中心中拓展科普功能。建设科普中国社区e站,结合国家信息惠民试点城市建设、国家智慧城市建设、养老与社区服务信息惠民专项行动计划,深入推进社区科普益民服务站、科普学校、科普网络建设,进一步加强社区科普组织和人员建设。充分发挥科普基础设施作用,面向基层群众开展科普活动。(中国科协、民政部、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文化部、卫生计生委、体育总局、全国总工会)

45.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中切实加强社区科普工作,面向社区提供多样化的科普产品和服务,动员驻区学校、科研院所、企业、科技社团、科普场馆、科普教育基地等相关单位开发开放科普资源,支持和参与社区科普活动。(中国科协、文化部、教育部、科技部、国家民委、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质检总局、体育总局、安全监管总局、食品药品监管总局、中科院、地震局、气象局、共青团中央)

46.依托社区机构和科普志愿者组织,引导社区居民积极参与科普活动,充分发挥党员先锋岗、工人先锋岗、青年文明岗、巾帼文明岗以及在社区有影响和号召力人士的带动作用,加强社区科学文化建设,助力和谐社区、美丽社区建设。(民政部、中央组织部、文化部、全国总工会、全国妇联、共青团中央)

(四)实施科普基础设施工程

47.制订科普基础设施发展规划,将科普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各地基本建设计划。制定完善各类科普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的规范标准和运行机制,研究制定科普基础设施的评估体系,开展监测评估工作。(中国科协、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质检总局、林业局、地震局、气象局)

48.进一步建立完善中国特色现代科技馆体系。发挥自然博物馆、专业行业类科技馆以及中国数字科技馆的科普资源集散与服务平台作用。大力推动虚拟现实等技术在科技馆展教中的应用,生动展现科技前沿。推动中西部地市级科技馆、专题行业科技馆建设。推动建立科普标准化组织,制定科技馆行业国家标准体系以及相关标准规范,开展科技馆评级与分级评估。建立健全科技馆免费开放制度。(中国科协、中央宣传部、发展改革委、科技部、财政部、中科院)

49.依托现有资源,因地制宜建设一批具备科技教育、培训、展示等多功能的开放性、群众性科普活动场所和科普设施。加快建设农村中学科技馆、乡村学校少年宫等农村青少年科技活动场所。加强科技场馆及基地等与少年宫、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等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的联动,利用线上科普信息加强现有设施的科普教育功能。(各成员单位)

50.依托现有资源,建设国土资源、环境保护、防灾减灾、安全生产、食品药品、质量监督、检验检疫、农林业、气象等行业类、科研类科普教育基地。制定完善科普教育基地的管理制度,推动青少年宫、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各类培训基地和文化场所等增加科技教育内容,引导海洋馆、主题公园、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地质公园、动植物园、旅游景区、地震台站、地震遗址遗迹等公共设施增强科普功能。(各成员单位)

51.推动高校、科研机构、工程中心(实验室)、科技社团向公众开放实验室、陈列室和其他科技类设施,充分发挥天文台、野外台站、重点实验室和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等高端科研设施的科普功能。鼓励高新技术企业对公众开放研发机构、生产设施(流程、车间)或展览馆等,充分发挥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科技人才和资源优势,积极组织开展科普活动。(各成员单位)

(五)实施科普产业助力工程

52.开展科普产品和服务发展相关政策研究,推动制定科普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将科普产业纳入高新技术产业、创意产业和文化产业的相关优惠政策范围。(科技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文化部、中国科协)

53.成立全国科普服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组织制定科普相关标准。建立科普产品研发中心,增强原始创新能力。加强科普创作和产品研发示范团队建设,探索科技创新和科普产业结合的有效机制。(中国科协、科技部、质检总局)

54.搭建科普创客空间,支持创客参与科普产品的创新、创造、创业。鼓励建立科普产业园区和产业基地,鼓励科普产品和服务交易平台建设发展。(各成员单位)

(六)实施科普人才建设工程

55.落实国家中长期科技、教育、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加强科普人才培养、使用和评价的政策研究,推动制定科普学科发展、科普专业设置、科普人才评价标准、技术职务等相关制度。(科技部、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国科协)

56.深入推进高层次科普专门人才培养试点工作,开展科普方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估指标研究,制定《科普方向硕士学位基本要求》和《高层次科普专门人才培养方案》。以科普组织管理、科技教育、科技传播、科普活动组织、科普经营管理等从业者为重点,及时更新补充科普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手段。(教育部、科技部、中国科协)

57.搭建科学传播服务平台,发展壮大科学传播专家团队。在中小学校、科普场馆、青少年宫等建立专职青少年科技辅导员队伍。动员科技特派员、大学生村官、农村致富带头人、气象信息员、中小学教师和科普志愿者等担任科普宣传员。加强双语科普人才的培养。发展壮大社区科普队伍。培养和造就企业实用科普人才。(各成员单位)

58.建立完善科普志愿者组织管理制度,推动各级各类科普志愿者队伍建设,推动建立科普志愿者社团组织。搭建科普志愿活动服务平台,规范记录科普志愿者的服务信息,建立完善科普志愿服务激励机制。鼓励老科技工作者、高校师生、中学生、传媒从业者参与科普志愿服务。发展应急科普志愿者队伍。(各成员单位)

五、深入推进联合协作机制建设,激发全社会参与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新动力

大力加强联合协作,进一步完善公民科学素质建设长效机制,不断强化基础保障,更好调动社会各方面参与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积极性。

(一)深入推进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共建

59.继续深入推进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共建机制建设,将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目标合理分解到各地,形成一级带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局面。(全民科学素质纲要实施工作办公室)

60.建立科研与科普相结合的机制,研究制定在符合条件的国家科技计划中增加科普任务的措施与办法,推动重大科技成果实时普及。(科技部、中科院、工程院、中国科协)

61.建立完善监测评估机制,创新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评估方法,完善公民科学素质调查体系。(全民科学素质纲要实施工作办公室)

(二)建立完善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社会动员机制

62.加强全民科学素质工作和国家总体规划以及相关工作的衔接,切实发挥政府在全民科学素质工作中的主导作用,进一步形成政府推动、社会参与的良性机制,充分调动社会各方积极性。(各成员单位)

63.深入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等创建活动。深入实施“基层科普行动计划”,以奖代补、奖补结合,进一步发挥农村科普先进集体和带头人,以及科普先进社区的示范带动作用。(各成员单位)

(三)加强公民科学素质基础条件建设

64.在国家和地方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相关专项规划以及有关科技教育、传播与普及的法律法规中,体现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目标和要求。完善促进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政策法规,推进《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配套政策法规和地方科普条例的研究制定工作。(发展改革委、科技部、中国科协)

65.继续支持对地方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相关的转移支付。各有关部门根据承担的《科学素质纲要》实施任务,按照国家预算管理的规定和现行资金渠道,统筹考虑和落实公民科学素质建设所需经费。加强科普经费、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经费等专项经费使用情况的绩效考评,鼓励和吸引社会资本投入公民科学素质建设。(财政部、中国科协)

66.颁布《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和《全民科学素质学习大纲》,为公民提高科学素质提供衡量尺度和指导。(科技部、中国科协)

67.加强理论研究,完善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理论体系,启动公民科学素质建设中长期战略研究。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用好国际国内两种资源,提高我国全民科学素质工作的国际影响力。(全民科学素质纲要实施工作办公室)
 

http://www.sxast.cn/html/lm/20160414/93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