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组织评估等级AAAAA   ●连续两届全国先进(民间)社会组织   ●全国优秀协会   ●全国建筑业先进协会   ●山西省全省社团建设先进单位   ●山西省社会组织创先争优活动先进党组织
公告:
山西发布《关于坚决打赢全省脱贫攻坚战的实施意见》
来源:山西新闻网 时间:2016-07-27 13:07
2016/7/29 8:35:20

山西新闻网7月27日讯(记者 任思雅)今日,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省扶贫办主任刘志杰详细解读了省委、省政府近日印发的《关于坚决打赢全省脱贫攻坚战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并答记者问。作为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脱贫攻坚的纲要性文件,《实施意见》明确了任务书、路线图和时间表,是我省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总作战图”。
据悉,《实施意见》的发布,对推动各级各部门进一步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策部署上来,深入贯彻落实全省脱贫攻坚大会、推进大会精神,以吕梁、太行两大连片特困地区为主战场,重点工程布局、专项行动推进、政策机制保障、各方合力攻坚,在“一个战场”上打赢脱贫攻坚和生态治理“两个攻坚战”,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具有重要作用。
《实施意见》突出强调了打赢全省脱贫攻坚战的重大意义和目标任务。要求各级各部门充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紧紧抓住脱贫攻坚这个“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从“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等环节入手,全面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带领全省人民坚定信心、苦干实干,确保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232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58个贫困县全部摘帽,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确保山西与全国同步,贫困群众和全省人民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
《实施意见》提出要精准实施脱贫攻坚八大工程二十个专项行动。按照中央提出的实施“五个一批”脱贫攻坚工程的要求,结合我省实际,统筹行业部门力量全力推进特色产业扶贫、易地扶贫搬迁、培训就业扶贫、生态补偿脱贫、社会保障兜底、基础设施改善、公共服务提升、社会力量帮扶等八大工程二十项行动。
特色产业扶贫工程由特色农业扶贫、光伏扶贫、旅游扶贫、电商扶贫四个专项行动组成,带动115万左右人口增收脱贫;易地扶贫搬迁工程由易地扶贫搬迁和改善人居环境两个专项行动组成,对“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村庄的45万贫困人口实施易地搬迁;培训就业扶贫工程主要实施培训就业扶贫行动,支持带动30万左右贫困人口稳定就业增收脱贫;生态补偿脱贫工程主要实施生态建设扶贫行动,支持带动42万贫困人口增加收入稳定脱贫。
同时,社会保障兜底工程由农村低保扶贫和特殊群体关爱两个专项行动组成,支持无劳动能力和无法依靠发展生产脱贫的50万左右贫困人口兜底脱贫;基础设施改善工程由交通扶贫、水利扶贫、以工代赈扶贫、清洁能源和电力扶贫等四个专项行动组成,通过路、水、电、气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贫困群众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公共服务提升工程由教育扶贫、健康扶贫、科技扶贫、文化和信息扶贫四个专项行动组成,通过加强改善教育、医疗、科技、文化等条件,提升贫困地区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社会力量帮扶工程由企业扶贫和社会扶贫两个专项行动组成,主要是支持引导企业参与产业扶贫,支持引导各类社会组织、群众团体开展精准帮扶活动。
《实施意见》提出要建立完善脱贫攻坚政策保障六大机制。即建立财政扶贫资金稳定增长机制,确保各级财政投入力度与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相适应;完善扶贫开发资源整合机制,在58个贫困县全面开展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工作;建立金融扶贫精准服务机制,支持金融机构细化落实金融助推脱贫攻坚的政策措施;落实扶贫开发用地保障机制,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优先保障扶贫开发用地需要;通过资产收益扶贫,带动贫困户尤其是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增收脱贫,壮大集体经济组织实力;加强财政监督检查和审计稽查,确保阳光扶贫廉洁扶贫。
《实施意见》提出要着力构建打赢脱贫攻坚战四个“三位一体”的组织体系。即着力构建政府、市场和社会“三位一体”的脱贫攻坚大格局;建立完善考核、退出、评估“三位一体”的脱贫成效评价机制;发挥好包村领导、驻村工作队和第一书记“三位一体”精准帮扶工作队伍作用;形成党政监督、社会监督、舆论监督“三位一体”的监督体系。
《实施意见》提出的各项任务,都明确了具体的牵头部门和工作要求,由牵头部门负责制订行动方案,落实年度计划,细化政策措施,抓好推进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