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春时节,清风习习,行走在阳泉街头,桃河两岸绿意盎然、繁花盛开,高阁玉宇耸立在一派清新之中,令人心旷神怡。
近年来,阳泉市在富民强市的道路上阔步前行,综合实力稳步提升、产业转型扎实推进、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城乡面貌日新月异、生态环境显著改善。
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为建筑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阳泉市元承建业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元承建业)正是城市发展的见证者、实践者和受益者。
阳泉市元承建业工程有限公司是从具有50余年建筑史的老国有建筑企业——阳泉市建筑工程集团工程一处破茧成蝶,历经改革、改制、资源整合和股东出资组建于2006年的。元承建业具有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贰级、市政公用工程总承包叁级、建筑装修装饰工程专业承包贰级、防水防腐保温工程专业承包贰级、钢结构工程专业承包叁级资质,先后成立了阳泉市元承建业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元承建业物业服务有限公司、元承建业工程劳务有限公司、一建起重设备安装有限公司、恒通检测试验室和视典设计中心,目前已形成从开发、设计、施工到物业服务的一整套产业链。
翻开元承建业十余年的建筑史,一串串闪光的标志性建筑物跃然而出:育才花园住宅小区、康居苑住宅小区、平定向阳小区、桃源新居、甘河硫铁矿棚户区改造工程、平定物流园、平定刻花瓷工业园区、一钢棚户区改造工程、畅颐新城、公交公司停车场、西河#5和#6楼、阳泉市聋哑学校、阳泉市交警二队综合办公楼、福利院“儿童家园”、北岭坡原水厂西侧住宅楼……
建筑是凝固的乐章,元承建业人用勤劳的双手谱写;城市是建筑的画卷,元承建业人用如椽的画笔描绘。
一项项工程凝聚着元承建业人顽强拼搏的心血和汗水,一座座建筑就是矗立于阳泉大地上的一座座丰碑。
十余载风雨兼程、十余载艰苦创业,元承建业一步步成长壮大,步履沉稳而刚健。四月的一天,我们走进了元承建业。在流金岁月中探寻其打拼之道、破解其发展之谜,从中感受和领略拓荒者的风采、创业者的睿智、奋斗者的志向。
探寻元承建业的发展历程,我们发现,品牌战略的主题在这里如此鲜明。
这是元承建业人的共识,也是元承建业全体职工共同的、自觉的行动。
元承建业领导深知:近年来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打造知名品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做强做大做优企业,日益成为建筑施工企业转变发展方式、提升管理水平的战略选择,同时也是建筑施工企业提高软实力、提升核心竞争力必须破解的前沿课题。
为此,元承建业坚持“走品牌发展之路”,严格按照国家的规范标准组织施工,实施以样板引路,形成打造企业品牌战略的新路径。
先进的理念作用于创新的实践便有了扩张力与生命力。元承建业集团用严格务实的管理落实品牌战略,重点加大了管理制度建设的力度,从健全规章制度、职能职责、办事流程入手,修订、补充、完善了企业各个环节、各个岗位的有关规章制度,形成办事有标准、实施有路径、承办有责任、考核有依据的标准化管理机制。
企业的经营是创效的源头,只有全体职工的经营意识进一步增强,加之有效的管理,企业才能有效益。元承建业根据集团总公司的年度经济考核目标责任状,制订了相应的年度经济考核目标责任状,将考核目标进行分解并落实到人头,明确各类人员的职责和责任。元承建业主要领导全面收集信息,把握机遇,及时察看招投标网公布的招投标信息,积极参加市、区招标交易中心的公开招标及业主自行组织招标的邀请投标项目,将业务拓宽至榆次等地;同时成立预结算中心,负责所有投标活动的商务标工作及日常预结算管理,并将工作经验丰富、专业能力较强的人员充实到经营管理科,及时把握市场变化的脉搏,为更好地承揽工程任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据统计,2016年元承建业参加公开招标和邀请招标中标的工程项目达7项,工程总造价近4.6亿元,全年共签订工程合同8份。其中较大的项目有:先后采用EPC联合体投标模式分别于3月以1.42亿元的工程造价中标阳泉市广阳路新农产品批发市场项目和8月以3.1亿元的工程造价中标阳泉市生态新城余积粮沟村棚户区(城中村)改造项目。11月5日,阳泉市恒丰精细化工有限公司棚户区改造项目开工奠基……企业生产经营呈现出勃勃生机。
采访手记:美国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说过:“管理是一种实践,其本质不仅在于‘知’更在于‘行’,其验证不在于逻辑而在于成果,其惟一权威就是成就。”元承建业以品牌战略统领全局,用科学的管理模式激活了企业的兴盛之源。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与核心竞争力,也是在市场竞争中取胜的“不二法则”。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元承建业始终秉持“以质量求生存,以质量求发展”的基本宗旨,向科技要质量、要效益,并成为企业发展的新亮点。
在工程建设中,元承建业充分发挥以往的质量管理经验,结合现代企业质量管理体系针对工程质量管理建立了一系列制度,制订了有效的质量管理措施。
确定项目的质量目标。元承建业针对工程项目的要求和特点,全面贯彻质量管理体系标准,保证合格率达100%、优良率达95%以上,争创一流工程、树立一流企业信誉。
增强全员质量意识。队伍进场以后,元承建业积极开展质量教育和现场培训工作,对于质量要求和标准做到了人人明白、个个清楚。
建立严密的质量保证体系。元承建业实施以预防为主的全过程,做到凡事有人负责、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据可查、凡事有人监督。
建立质量过程控制制度。元承建业建立了事前、事中、事后控制制度,开工前,组织施工阶段的工作人员进行层层技术交底;施工中,坚持“三不交接(无自检记录不交接、专业人员验收不合格不交接、施工记录不全不交接)”“五不施工(未进行技术交底不施工、图纸和技术要求不清楚不施工、测量资料未经换手复核不施工、材料无合格证或试验不合格者不施工、工程未经检查签证不施工)”制度;检验和分项工程结束后,要对质量活动结果的评价进行认定和对质量偏差进行纠正。
建立质量环节检验制度。元承建业对工序实行严格的“三检”制度,即自检、互检、交接检,上道工序不合格,不准进入下道工序施工,以确保各道工序的施工质量。
建立保证质量的奖惩制度。元承建业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负责,谁交底;谁交底,谁检查”的原则划分质量责任,对于工程质量好的项目部或个人进行奖励,对于工程质量差的要实行重罚。
建立工艺流程规范操作制度和实施样板工程制度。元承建业在每道工序流程完成后,均做到认真总结施工经验,不断提高操作水平,形成样板工程引路制度,并建立层层做样板、人人做样板的工作机制,尤其是在使用新材料时不断提出改进措施,使其达到最佳工艺流程。
依靠质量推动企业发展。十余年来,元承建业始终保持着持续、稳步、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
人是生产力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人才是支撑企业竞争优势的关键资源要素,是保持企业兴盛的健康“血液”。元承建业把人才视为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大计,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办法,解决人才引进、培养和使用的问题,不断完善人才引进和培养的制度,进一步提升人才的自身能力。
2016年,元承建业先后引进大、中专毕业生12人,有3人考取了一级建造师执业资格,新增中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4人,为企业今后的发展壮大充实了力量。在引进人才的基础上,元承建业坚持“以人为本、教育为先”的理念,贯彻落实建设学习型企业、培养学习型职工,牢固树立“培训是企业的长效投入,是发展的最大后劲,是职工的最大福利”。为培养全能型人才,元承建业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入手,横向规定了各专业、各层次的培训,纵向明确了自上而下进行专业技术、自我学习、岗前人员的培训。有目标的集中培训、技术比武、素质考评以及考核末位淘汰制的实施,增强了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提高了职工的技能水平。
与此同时,元承建业始终把“关心和尊重职工”纳入发展的核心理念,在改革中把握“职工理解,职工参与,职工受益”三个关键环节,建立了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爱护人、成就人的工作机制,构筑“重能力赛马识才,重业绩惟才是举”的人才理念,为青年人才快速成长提供了机会。此外,为解除职工的后顾之忧,使职工健康有保障、困难有人帮、生活有管家、财富能增加、家庭有活动,元承建业实现了从单纯、简单的生活、工作关怀到素质提升的深层关怀,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增强了职工的归属感。
“人才发展战略”培育了一支业务精湛、富有经验的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队伍。
采访手记:质量铸就品牌,人才汇聚力量。凭借着精益求精的质量意识、勇挑重担的责任情怀,阳泉市元承建业工程有限公司取得了骄人的业绩,赢得了业主和监理的一致好评,成为“干一项工程、育一批人才、占一片市场”的典范。
有人说,伴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建设的加快,就要牺牲资源环境,就要殃及碧水青山。而阳泉市元承建业工程有限公司在施工中坚持走“绿色低碳”之路,把现场安全、文明施工当作企业的形象来展示,提升企业的品牌价值。
元承建业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注重科学管理、安全发展,倡导绿色环保、文明施工;积极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全面推进施工现场标准化建设,把环境保护和文明施工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全过程,做到了施工现场整洁有序、施工流程严格规范、绿色环保措施到位,打造出一批高水平的安全文明标准化示范工地。元承建业先后被市质监站评为“先进单位”,连续多年被山西省工商行政管理局评为“守合同重信用”企业,连续6年被山西省建筑业协会评为“山西省优秀企业”,连续5年被矿区人民政府、矿区委员会评为“文明和谐单位”;先后有20余名项目经理被山西省建筑业协会评为“省级优秀项目经理”;公司工会被阳泉市工交建通工会评为“十佳基层工会”,被中国海员建设工会评为“先进单位”。
安全施工是工程建设坚如磐石的基础。按照“施工前策划预防、过程中指导纠正、施工后总结提高”的安全管理思路,元承建业结合实际,深入分析、客观评价,采取多项措施对安全生产工作进行布置、梳理、强调、排查、整改。
首先是高度重视、提高认识。元承建业不断强化“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的红线意识,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生命至上、安全发展”的理念,把安全生产作为最基本的民生,作为比泰山还重的责任,作为任何人、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不可触碰的高压红线,做到“三个决不能过高估计”,贯彻落实以新《安全生产法》为主线的指导思想,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的工作要求,积极开展“知责、履责”活动;集团总公司与企业主要领导班子成员签订了安全生产“一岗双责”责任书,更加具体地落实了责任,建立了“以知责促履责、以履责保安全”的长效机制,营造“人人都有责任心、事事都有责任制、处处都把责任落到实处”的安全工作氛围。
其次是防患于未然、严查死角。月检是元承建业多年来一直延续的一项雷打不动的制度。每月25日,由生产副经理带队、各生产相关科室人员参与,到各施工工地进行检查,查质量、查安全、查形象、查进度、查资料,坚持采用PDCA循环体系对工地现场实行监控,不断发现问题、不断解决问题,以此来抓质量、保安全、促进度,将各种不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每月月底,元承建业领导班子定期召开工程质量、安全、进度会,认真研究安排落实当前的主要工作,不仅总结当月各工地的主要工作情况,而且将下月及全年质量安全方面需要完成的主要工作逐一进行分解落实,全面做好质量安全生产的整体工作部署。针对工程类型、施工方案、重点部位等不安全事故高发的特点,元承建业立足超前防范,认真查找生产和管理中存在的漏洞和薄弱环节,消除了各类事故隐患,确保各个工地的施工安全。
再次是严格监管、健全机制。元承建业认真落实监管责任制,建立健全安全监管机制,努力形成安全生产工作齐抓共管的监管格局,做到不安全现场不施工、不安全作业不进行、不安全环境不进入,确保了各项目工地的安全生产有序进行。
采访手记:目前,建筑行业转型升级是大势所趋。绿色施工是建筑业实现从传统的高能耗、粗放型增长方式向高效率、集约型增长方式转变,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的重要途径。顺应时代潮流,元承建业积极推广绿色施工技术,选用节能、节水、节地、节材环保工艺,使工地越来越绿、让能耗越来越低,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精品意识,是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是不甘平庸、奋勇争先的创新精神,也是具有强烈事业心和责任感的表现。元承建业在长期生产实践中紧紧围绕“重合同、守信用、创优质、保安全”的经营理念,坚持干一个工程、创造一个精品,完成一项任务、形成一个亮点,建造了大量品质优异的工程。特别是在一些高、新、精、难工程项目上,元承建业敢于迎难而上,在工期、质量、过程控制等方面信守对客户的承诺,并及时向社会公布展示工程所用材料的厂家、规格等相关信息,从而有效地提高了产品质量,缩短了生产周期,提升了服务质量,不断拓展品牌内涵,赢得了用户的信任和赞誉,树立了元承建业良好的品牌形象。
没有文化滋润的企业不能成长为“参天大树”。多年来,元承建业人凭借面对挫折、不言放弃的志气,自尊自信、争先创优的豪气,敢闯敢试、敢冒风险的勇气,审时度势、善谋良策的灵气,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锐气,处变不惊、从容应对的静气,凝心聚力、团结一心的士气和求真务实、和谐稳定的风气,以科学理性的智慧与谋略,迎寒展傲骨、克难亮宝剑,迈出了度危求进的坚实步履。
采访手记:企业要发展离不开社会的支持、离不开公众的认可,更离不开自身的诚实守信。而品牌的建立基础是诚信。诚信是企业发展的无形推动力,对企业的长远发展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元承建业的诚信经营有对顾客的诚信、有对职工的诚信,也有对合作伙伴的诚信,实现了“双赢”或“多赢”。
在瞬息万变的竞争环境中,一家企业过去拥有的品牌优势不等于现在拥有;现在拥有的不等于明天拥有。因此,建筑施工企业必须不断发挥品牌优势,持之以恒地抓品牌建设,确保品牌保值增值,以品牌促发展,从而不断提升企业应对市场挑战的核心竞争力。
元承建业从辉煌到续写辉煌,不是简单的复制,而是一个创新与再造的过程。品牌对于元承建业而言,代表的也不仅仅是荣誉,而是一种鞭策、一种目标,是一种追求完美、缔造精品的信念。
辉煌的历史,注定与时代同行;多彩的人生,注定与使命同行。我们相信在阳泉发展的光荣史册中,将会永远镌刻着阳泉市元承建业工程有限公司这个闪亮的名字!
文/张廷壮 贺晓丽
http://www.sxgrw.com/dzb/html/20170430_211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