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两年行动”促建筑业“工匠精神”回归 |
| 来源:中国建设报 2014-09-19
|
| 2014/9/25 17:52:24 |
|
近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召开全国工程质量治理两年行动电视电话会议,并发布了“工程质量治理两年行动行动方案”。紧接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通报表扬了全国工程质量管理优秀企业、通报了2013年以来房屋市政工程质量及转包违法行为典型案例查处情况,并下发通知,“于9月份派出督察工作组,对北京、天津等15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开展工程质量治理两年行动督察工作”。该行动重点突出、要求明确、覆盖面广、行动迅速、赏罚分明,得到了行业内外的一致响应。 两年行动的开展具有长远的战略性意义。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党组书记、部长陈政高在会议中强调,“抓工程质量,是党中央、国务院的明确要求……抓工程质量是住建系统永恒的主题”,“集中抓两年工程质量,不是以后不抓了,以后还要设计出新的行动方案,我们就是要一直抓下去。抓工程质量永远没有尽头。”这充分说明了“两年行动”并不是一个暂缓之策,而是一个宏大战略的开端,目的是用这“两年”的努力,“集中解决一批存在的问题,特别是通过解决问题,建立起一个新体制和新机制”,“打下一个基础,形成一个习惯,乃至形成一种文化,为今后继续抓好工程质量提供前提”。此次治理行动在规模和力度上都是前所未有的,“突出重点、突破重点”的响亮主题,也表现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真抓实干、着力解决现实中存在的质量问题的决心。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两年行动”对建筑业的持续发展具有长远的战略性意义。 “六件事”标本兼治促工程质量提升。众所周知,工程质量问题涉及各个方面,需要找准问题、重拳出击、协调行动,从根本上防治质量问题的发生。此次行动方案的发布,也体现了国家对于工程质量管理“标本兼治”的决心和信心。两年行动主抓的六件事:全面落实五方主体项目负责人质量终身责任、严厉打击建筑施工转包违法分包行为、健全工程质量监督和监理机制、大力推动建筑产业现代化、加快建筑市场诚信体系建设和切实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其核心全是建筑质量。这六个方面是六条途径,前三条主要是从建设方、施工方和监管方的管理入手,完善相关制度、明确各方责任、严厉打击违法行为,正中建筑业质量通病病灶;建筑产业化现代化是建筑行业公认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推进建筑产业化现代化发展,是建筑质量提高的有效手段之一;而诚信建设和从业人员素质的提高,则是建筑百年大计的根本,也是建筑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基石。这六个方面作为工程质量治理的有机整体,其整体推进将从根本上解决目前我国建筑市场存在的质量隐患,促进建筑业走上良性的发展道路,使“质量第一”成为我国建筑业发展的“新常态”。 此次工程质量治理行动对于建筑工程质量的全面提高具有深远的意义,同时对于建筑行业不规范行为将起到敲山震虎的重要作用,让建筑业“工匠精神”回归。更重要的是,该行动发端于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方兴未艾、建筑行业亟待转型的关键时刻,对于建筑市场的规范、建筑行业支柱性产业地位的巩固和建筑企业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发挥更大的能量,都将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本报记者 宋健 http://www.chinajsb.cn/bz/content/2014-09/19/content_140516.htm |




